我望着他,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无所有,拿什么感谢你?!”
“小李,你怎么不吃菜?吃!吃!”谁知道他在客气的后面,竟是这样的心思:“女人应该识相一点,不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这个付出,当然是指女人的身体。
还有一个人,老爱自吹自擂自己过去累遭牵连而没有建树,现在却扬眉吐气了:“我们这些人,就是不甘愿在单位老是被人欺,不愿做人下人;也不是说做人上人,反正是要干一个名堂出来。”还有什么:“要为长远打算,要找可靠的人。像这样优秀的党员同志我们都不相信吗?”对着这种身份的人,他极尽阿谀奉承,献媚地笑着,奴才样!他忘了自己曾经说过最记恨那种奴才般的人。
每当我这在公司里地位最低的人一说话,或者和几个人闲谈时,他一挥手,说:“小李,你不要说了,不要说。小李,我发现你有一个缺点,就是话多。我就不愿多话。”直言不讳,够坦率的了。殊不知,面对有些人的议论,或有时的闲谈,他总是面带微笑,一问一答,或滔滔不绝,妙语横生。这个人就是作家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老何。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地方使他反感,也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他?
我抗议说我话多,声明我并不是十分讨人嫌的角色,难道我连一个人正常的表现,喜怒哀乐的一种一一说话,也要在人们审视的眼光中掩藏起来?也迎合别人的好感来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老何最后的一句话也许有道理:“······不要话多,因为你是外来人。”
是的,我是外来人,我并不想来此地发财,也不想开后门,更不想高攀!
八五年二月十三日--晴天--
前两天都因为心情极不愉快,我哭了,躲在被子里,悄悄地哭。眼泪无声地滚落在枕头上,除了让心里酸楚的泪流出来,又有谁知晓我的艰难?
我真后悔来到这个地方,我为什么不能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立足而非要远走异乡呢?异乡的人并不好客,我又是这样穷,这样土,这样的稚气未尽。虽然我已经在社会上生活了三十三年,然而却没有一点点待人处事的经验,我又怎能不处处碰壁呢?
今天,明白了有些人的用心以后,我改变了态度,我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本质,(做人的起码道德)而去抹掉它的凌角,我绝不会去讨好,去献媚,我讨厌那种女人!我在那几个人面前改变了态度,不笑,不说话,你不满意随你去,一个我也不招呼,难道我没有人格,没有尊严?
春天来了,街道两旁的万年青和栀子花树都发出了新芽,快抽出嫩叶了。阳光也十分的和煦,在这春天的阳光里,我自己却觉得压抑,除了工作的无着落外,我还在想我的儿子,时时地想他,也在想那个时时地想我,念我,盼我写信回去的人,假如能有一双翅膀,我早已飞回去了······
又收到了伊清的来信,苦恼的心中稍有安慰。信件同样写的是两封,一封谈工作,大家都可以看的,一封是写给我的,是属于我们俩情感秘密的悄悄话:
红松:您好!你这封谈工作的信,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内容和深深的感情,在我的心里掀起了万倾波涛。看了您的信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进入了灯红酒绿的城市以后,许多人都要变,有的变得庸俗,油滑,有的变得虚荣,势利,而你却始终保持着纯洁的心灵,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对爱情的坚贞,这些熠熠闪光的东西都是十分可贵的,要永远保持啊!
关于我离休后想会家乡定居一事,关心我的老战友,(主要是汪,李,你曾看过李写来的信),曾在一起交换过意见,结论是希望慎重考虑,含义是希望我不要回去。我在给他们的信中说:“回家乡定居,并不是我唯一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想离开这个给我痛苦和屈辱,使我厌烦的县城,回合肥定居,是离开县城后,较为适合的去处。”
其实,我在成都的战友也不少,能够同战友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时常聚会也是很愉快的事,不过,我没有这样的条件,也没有这样的途径。我现在的打算是:争取尽快离休,到成都,合肥两处看看,然后再做决定。回合肥的条件是可以在那里定居,亲友较多,住房能够解决(我姐姐一家都在房管局工作),也许能受聘担任一点工作。到成都定居,那要先创造条件(即受聘于某个单位)住房不好解决,至于能否受聘,人们对我不太了解,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下次见面时,我们再详谈。
爱情纪实文学【风雨人生】第三集--磨砺苦难--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