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四人一路观赏。只见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灯笼里面点了蜡烛,挂满街道两边,热闹非凡。街上三三两两的人,或是呼朋引伴谈笑而行,或是良人美眷倚肩而前,或是郎情妾意卿卿我我,或是一家几口其乐融融。那些猜出谜语的人往往开怀大笑引人侧目,兴高采烈而去兑换了精巧的小玩意,毫不吝情的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
      小菡眼红不已,便去看那些还悬挂这谜语的灯笼。可惜世间诗词妙句甚多,她一句也不得解。纸条牵在手中,看得是一句字谜“四五蟾兔缺”。青流看她兴致颇高,便帮她:“四五为‘廿,蟾兔为‘月,‘月缺就是弯月如弓似勾,‘廿和‘弓,大概就是川芎的‘芎字了。”小菡听了在理,急忙扯了纸条去兑奖。
      她兑得了一柄团扇,上面绣着一副精美的嫦娥奔月图。小菡越看越爱不释手,大冬天的她也要拿来扇了,得意非常。又拿了一个谜语让青流解给她听。青流看时只见写到“对此欲倒东南倾”沉吟:“此句取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整的两句应是‘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对此,“此”便是指句首的“天台山”了,山倒为‘彐,五方‘东对应五行里的‘火,‘南对应五行则是‘木,三字合成便得‘棂字。”小菡完全不懂什么五行,听得云里雾里。但是她相信公子一定不会错的,又兴兴头头地兑了奖品回来。总之,有奖品拿,她就开心满足了。
      不知不觉临近河边,此时的玻璃河,烟横水际,春意空阔,星光闪烁,随波逐流。原来是有人在放荷灯。一群鲜衣怒马的少男少女们正围坐一团,纷纷执笔书写心愿,写罢互相取笑嬉戏一回,才将荷灯放进水里,任它承载着自己的愿望飘向远方。
      子虞拿了一朵,小心翼翼的题了两句“往昔言笑犹在前,惟祈此去万事安”,目送它沿着河水越飘越远。到底主仆一场,子虞对芮玉的死还是有些难以释怀,大家心下都明白。小菡和小白本来也各自拿了一只,只是一时不知道写什么好,见此情形,也写了些祝福芮玉的话语,投入水中。
      这时一盏荷灯飘飘摇摇被波浪推到了岸边,小菡心生好奇:“凡人会在灯上写些什么呢?”说着随手捞起,细看时,却是两句诗,“这诗还蛮有意境的嘛!‘淡月笼苍松,青流蘸修竹!”说完,将灯轻轻放进水中,用手划一划水波,送它飘向远方。
      “小菡,你再念一遍!”青流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样。
      “‘淡月笼苍松,青流蘸修竹是这两句啊,公子,我哪里念错了吗?”小菡看着神色异常的青流茫然问道。
      只见青流一个蜻蜓点水飞了出去,将那盏灯复又捞了起来。他将荷灯捧在手中,莲瓣上的字历历在目,娟秀却不失挺拔大气,一看就出自一位女子之手,遥远的记忆倏忽被唤醒。青流神色激动,手捧荷灯,四处游走,四方探望。但很显然他没有寻到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一脸失望。
      三人从来没见过青流如此失态,小心翼翼的跟随身后,寻问到底是怎么回事,青流却叹了口气:“此事说来话长了,待有机会再告诉大家吧。”
      四人终是乘兴而来,悻悻而归。青流出门的次数多起来了,以前山居常难觅龙小白的身影,现在白天却是想见青流就难了,也不知他在忙些什么。
      约莫过了三日,山居便迎来了三位访客。
      来者两男一女,竟自称是青流公子的兄妹。
      “公子还有家人啊?我们怎么不知道?”龙小白一脸警惕。
      “几位有所不知,我们与青流从小就被恩父收养,是异姓兄妹。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青流才离我们而去,此番我们来寻他就是想看看他过的好不好。”说话的女子,冰肌玉骨,一双含情脉脉丹凤眼,两道烟笼雾罩含愁眉,朱唇皓齿,青丝间只簪一朵鸢尾其余随意散落腰际,气质妩媚。
      接着来人依次自报姓名。
      女子自称四妹名唤月心,男的一位生的阳刚威武,颇为自负,自称是大哥名叫苍松。另一位叫幽竹苍白文弱,少言寡语,是二弟。
      三人听到这里都张大了嘴,这不正对了那两句诗“淡月笼苍松,青流蘸

第十三章 兄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