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铁木真在和自己的安达扎木合的一次战争中,双方列队准备冲锋。突然乌云滚滚,晴朗的天空瞬间变得暗无天日,巨雷震山响,闪电如天神之怒剑,大雨倾下。成吉思汗的兵将因为畏惧长生天的巨怒,而躲在了盾牌下面瑟瑟发抖。成吉思汗高举战刀,在电闪雷鸣之下,分外镇定地策马前行。他的兵将看见主帅如此镇定神勇,都纷纷站起来,跟随主帅英勇地冲锋。战局毫无悬念,扎木合惨败。还有个类似的故事,名存实亡的魏国在司马氏的经营下,保持了强大和稳定。而蜀汉自己折腾自己,一天不如一天。司马氏欲灭亡蜀国,但是又怕灭亡蜀国的将领在蜀地自立为王。便安排两个说不到一起的大将各自统帅一支大军。军事才能更高一点的大将邓艾统帅一路人马,我们称这路人马为西路军。军事才能稍微逊色一些的大将钟会统帅的是主力,我们称之为为东路军。钟会统帅的主力,被蜀军阻拦在险地剑阁,无法前进。西路军统帅邓艾在攻占沓中后,向钟会建议说:“如果从阴平偷越,直向涪城,剑阁守敌必定回救涪城,大军即可乘势前进,如果剑阁守敌不撤,涪城空虚,定能攻下。“钟会反正没法子,所以接受这一建议,邓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阴平地势险要,蜀军也没有设防。邓艾从沓中出发,通过了阴平小道,直扑涪城。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一个很陡的自然坡,根本没有路。将士们都畏惧,而不敢下这个陡坡。邓艾身上裹上铺盖,向坡下滚了下去,众将士看见主帅如此,都纷纷学者主帅滚了下去。蜀汉涪城守将马邈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不战而降。魏军从此迅速连下涪城、绵竹,逼近cd,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还有一个现实的例子,我有个朋友整天闲的没事干,想找个刺激的地方玩玩。我们几个朋友商量好带他去玻璃栈道走走,因为闲得无聊的朋友想找刺激。为什么带他去玻璃栈道呢?因为我这朋友恐高。可能是玩的太忘情,我那恐高的朋友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玻璃栈道上,毫无知觉。当我们大声向他喊,看脚底下,顿时他被吓得趴在了地上。
说了这样多,其实就是表明一个意思。当危险进入了自己内心的时候,这道坎是不容易过去的。该积极争取的时候,有所顾忌、优柔寡断,最后本该得到的利益,反而没得到,就像白白吃了别人一拳一样。该谦逊的时候,自己变得卑微低下,这样是会被对方蔑视的。内心进驻危险,自己将不能自己。
冬天的河面结着厚厚的冰层,有一天如冰面有的地方开始破碎流散,这说明什么问题?气温高了,进一步说明,可能春天来了,再进一步说明,就是冬天不知不觉地走了。好像这全是废话,其实不然,我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去想后面的事情,而机遇可能就在后面。我们也能想得到,但就是不去想。心像冰一样碎了,人也会像冰块一样流散乃至消失。王朝摧残了臣民的心,臣民是会仇恨这个朝廷的。这个时候,出现一个贤明的君主的话,他会祭祀宗庙里的祖先,在列祖列宗面前诉说帝国的现状,表明自己的决心,无愧于祖先为了江山而流血流汗,希望祖先护佑,帝国兴盛传万代。真诚地祭祀祖先,真诚地面对天下臣民,守好这个帝国。破碎的心有可能才会聚合在一起,但是心灵的伤痕是永远不能消失的,帝国要做的越来越好,去你不臣民的心灵创伤。人心才能齐,国家才能太平。心碎而流散是一种警示,自己要奋力勃发,聚合破碎的心,防止众叛亲离。这样是有利于经历大风大浪的,不然就会被风浪无情地拍死。坚守这种品质,当有一天,这种品质成为自己的品质的时候,自己将受益无穷。心中无比刚强,就算有危险进入心中,自己也会去化解这个危险,不至于让这个坎儿影响到自己的发挥,使自己黔驴技穷。面对现实,要避实击虚,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要顺应大环境。
心里有坎儿,就会使自己的精神涣散,自己所想要做的事情,就会因为自己严重斗志不足而失败。当那道坎儿刚出现在自己心里的时候,自己就要坚决地用最快的速度,强力地除去。往往是要借助外力的,这个外力就像自己驯服的烈马,强力而迅速,这一切都要顺从天道。就像一个王朝民心有些涣散,但是刚强地补救的话,还是很快就会赢得民心的。如果不能及时去除心里那道坎儿的话,心里那道坎儿进一步影响自己,会使自己惊惧万分。但是这个时候还不至于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问题,因为对方严重性不是很大,自己也积极主动而恰当地处理这道坎。就像是一个王朝乱糟糟,但是自己身为君王,目前还是能够安稳地生活着。如果危险已经来临,到了这个时候还执迷不悟,不去积极主动而恰当地处理,等待危险的来临,那将是毁灭性的。就像一个王朝马上就是名存实亡了,皇帝很快就会沦落为傀儡。这个时候作为君王,在这样危急的罐头,就要克服自己的私心,以自己的王朝为重,力挽狂澜,重整河山。在这样乱糟糟的情况下,也是铲除帝国蛀虫集团的好时机,不光能为国除害,而且还能得到无数的资产来充盈国库,以备自己重整河山之需。同时因乱还能聚合民心,因为这个王朝的动乱,主要损害的是老百姓。自己作为君王,铲除王朝的蛀虫集团,巩固自己的皇权,也是为民除害,让利于民。在一个王朝里,能成为一个破坏王朝的利益集团,那是因为依附于某种势力,以私利相互勾结。这个势力一倒,树倒猢狲散,因为利益没了,祸害来了。只有无私的人,用公道让人信服,光明正大,顺从天道,重整民心。说白了就是,在苦难的民间,还天下一个公道,让大多数人受益,不再苦难,或是让大多数人看到建造美好生活的希望。当王朝已经乱到皇宫,君王安全不可揣测。只有君王英明神武才能自救,往往人的潜能非得逼迫才能释放。一旦释放出来,那个能量是巨大的,往往能够扶大厦之将倾。如果这个王朝烂到透顶,丝毫没有气数可言,祸乱将要毁灭这个王朝,君王只能逃亡。
人的一生就是去除心里的坎儿,让自己心里毫无坎坷,光明磊落。年老之时,指着自己的心,向天说,此心光明,那是多大的造化!世间的一切将会顺着自己,因为自己顺着更广大的人们的利益。民间众生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那也只有圣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是俗人,但是我们也要创建美好的生活,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幸福。在中国只有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才可能幸福。有的人没读过书,但是他的本性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那这个人祭祀不认识字,他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的思维习惯,以及他的精神意识,完全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是下意识的,这才是文化教化的结果。
文化来源于最不文明的地方,我称之为最土的地方。最后提升到极其雅致的境界,在人类历史中,不能让人类利益最大化的文化终将被淘汰,剩下的都是精华。让人类利益做大化,首先是人类主动接受,获利以后才能更好地发扬文化。只有文化的利益化大众化,大家才能主动接受。关键的一点事,那些文化经典的注解能不能让人信服。因为大家看文化经典,都要看注解的。注解的让人恶心,文化经典将会背黑锅。注解的对不对,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注解的能不能让人信服。而我们都生活在世俗当中,最接地气的就是大家最喜欢的。而文化恰恰是服务于绝大多数人,
第41章 成吉思汗举起的战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