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过度地装饰自己,就会脱离实际。不中看,也不中用。最终会跌入低谷,被现实所改造。这就是不切实际的后果。一切的一切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会从上面掉落下来。一个上位者被一群小人包围,就是与实际状况相脱离,这是上位者非常危险的一种状况,是从上位跌落的一种前兆。他的下属是顺从上位者的,但是往往不去为上位者的健康发展考虑。有能力又有德行的人,再这样一个小人得势的大环境中,也是只能顺从,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可以理解为顺应时势,有所不为。明哲保身,这是我们文化的宗旨,连自己都保不了,哪有用武之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找机会干掉敌人。就如同大山在地上,这座大山可能会被风化,慢慢变矮。再加上山下之地,空虚不固。最终大山可能会消失。大家再看看那些快要倒掉的房屋,经常是虚弱的墙壁头顶上,顶着几根木头。我看到这样的房屋,总是害怕,害怕我刚走过去,它就倒掉。我们如果是上位者,遇上这种情况,被小人们包围,我们能震慑住,则用其之长,避其之短。震慑不住的话,就要不断地抽调身边的小人,其实就是让他们自己走掉。然后是自己的基础打结实,地位巩固。
      一个王朝,都是从根基开始腐烂的,最后不能支撑整个王朝,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风一吹,便轰然倒塌。如果在根基开始腐败的时候,就遵循正道,顺应时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巩固根基,才能避免走向灭亡。也就是说,坚守正道,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任由腐败横行,接下来君子便收不到护佑和协作,只能是小人当道。但是不要忘记了,在众多小人中,便有那种假小人真君子,因为君子要活下去,还能什么办法?胸中有一颗红心,以待时机,弘扬正道。如果连这样的君子都不存在了,那这个王朝真的是危险了。如果上位者能够使拿自己周围的那些小人,有所畏惧。这些小人需要上位者宠信,他们才能得势,那这个上位者暂时还没有太大的危险。上位者是暂时没有太大的危险,可是百姓久久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天下思治。这个时候,如果是一个君子占据上位,百姓会碳冠而庆,兴许还能扶大厦于将倾,实现中兴。如果是小人占居上位,则会家破人亡,王朝更迭。
      一代枭雄李克用,十几岁独自领导发动军事政变,夺得云中军事指挥权。最后几十年征战,成为实力最大的军阀,皇帝迫于压力,封其为被晋王。但是后来慢慢衰弱下来,大概在他六十岁的时候,野外扎营,回想自己征战一生,年老之时,大业仍然未成,不由得伤感袭来,英雄垂泪。但是他看见自己儿子李存勖以后,顿时松了一口气,喜悦之情不由得泛上心头。因为他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与众不同,英气逼人。有一次,李克用让李存勖觐见皇帝,李存勖好像当时是十一岁,皇帝见到李存勖后说,这个孩子可比他父亲厉害多了。原话是“可亚其父”,后来一说“李亚子”,就是指的是李存勖。还有更精彩的事情,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终结了唐朝,其是李克用凶悍的对手。有一次朱温亲自指挥大军攻打潞州,当听说晋王李克用病死的时候,很高兴地班师回朝,只留下一部分军队攻打潞州,但是很快他就听说,自己的军队大败,因为二十几岁的李存勖率领军队很轻松击溃后梁军队。奸雄朱温听说后,肝胆震颤地说,生个儿子就应该像李亚子,看看我的儿子们,就像猪狗一样,李氏不灭呀!朱温以后每每听到李存勖的名字,都会惊惧一番。最后

第46章 跌倒重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