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零章 来了[1/2页]

电子生涯 范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热,真热!
      范含水淋淋的进门,脱下来的衣服掉到地板上都是“啪”的一声。脱鞋的时候发现,连鞋都湿透了。
      现在已经开始数伏,不比从前。就是上个月,只要不被太阳晒到,只要老老实实待着不动,就不出汗。可是眼下,湿度已经超过百分之百,汗珠就在皮肤和衣服之间滚来滚去,说什么也不消失。
      幸好家里有空调。
      洗澡之前先把笔记本电脑从包里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打开。
      范含有三台电脑。
      一个是2000年买的台式机,已经垂垂老矣,现在就是整天开着上网下载东西,反正adsl包月不用白不用。
      范含有个毛病,在网上看见什么东西都想下载,音乐电影软件游戏,除了实在不感兴趣的东西,基本上都要“镜像”下来。还经常满世界找免费或收费的ft站点。
      机子上挂了一个cd刻录机,一个dvd刻录机,供备份用。
      cd刻录机是2002年买的,还是当时最快的16速。到了去年已经刻了两千多张盘,按理说早应该阳寿已尽,至少也得是个耄耋之年。还好,机器没坏,刻出来的盘也很少坏,就是刻录的速度越来越慢,现在只有4x了。
      随着家里积累的光盘包越来越多,该考虑扩容提速了。去年十一长假终于下定决心,买了dvd刻录机,sony的dual,加减通吃的那种,要价两千三。本以为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没想到到现在又是一千多张dvd刻出去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咳……
      一个是sony的笔记本,vaiocgsrx55tc,也是范含最常用的,成天背着上班下班。3900,还行,还能将就着用。就是oe的是sxho版,这个让范含很不爽。ho版的x没有以iis为首的许多组件,没这些好多服务开不了,好多软件装不上。程序员么,visualsourcesafe不能用,烦不烦?网络应用本地还没法开发,烦不烦?
      最后一台就是苹果的ig4笔记本,俗称“小白”的12寸屏幕那种。这个是因为一时冲动才买的。因为“个人电脑”只有c和aleactosh两种。
      2000年前,苹果的操作系统是在不值一提,所谓的“协作式多任务”也就是微软的s3x的水平。直到asx推出,采用了bsd版的unix内核(号称dar),重新写了大部分内容,这才像话。这一步号称苹果历史上最重要的决策,是苹果的发展的转折点什么的。只不过相同的一步,人家微软在1995年推出s95的时候就跨过去了(之前虽然有snt,但是并没有放弃3x,到了95才算是彻底转向“抢占式多任务全32位操作系统”)。
      不管怎么样,进入二十一世纪,苹果机才重新让人有了购买yu望。i是苹果笔记本电脑中低档的一代,高档的是ower。范含之所以等到2004年元旦才买,就是为了等到采用g4处理器的i上市。以前只有ower用g4,i只用g3。另外就是新版苹果操作系统asx103anther里的二维图形加速引擎对于g4有了很大优化,对g3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总之,买了。买回来之后,狂找了一堆本来就很罕见的苹果机上的软件,几乎所有能找到的都装上去了,着实折腾了几天。后来一有空就打开xde(苹果系统自带的开发工具)练练a(asx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框架,区别于传统as的cssic框架以及用作过渡的carbon框架)编程,别的倒没干什么。
      把空调开到最大,范含去洗澡。
      这会儿外边开始乌云密布——最近雨水较多,动不动哪个立交桥下没准就淹过一辆小轿车。
      等到范含洗完出来的的时候,已经是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三台电脑都在运行屏幕保护程序。
      喀嚓一个炸雷,范含人间蒸发了。
      ||
      范含一睁眼就看见白色的天花板,一吸气就闻到熟悉的消毒水味,身上穿的是条纹睡衣,白床单白被褥。典型的医院特征,范含想,就像三流小说描写的那样。“你现在呆在一间病房里,这里明显的出口是‘out……”如果半空中听见有个声音这么说话的话,可以肯定这是个文字ud游戏。
      现在还能笑出来,看来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范含仔细的回忆昏迷前的事,好像刚洗完澡就光着屁股被雷劈了……好像是这样……哈!没死掉真是命大!
      再看看周围,这间病房给人的感觉……老!不是旧——实际上所有的摆设看起来都是七八成新的——而是老,款式显得很老,给人一种发黄的照片、大喇叭唱片机,黑白电影那样的感觉。这是什么地方的医院?诊所?卫生室?
      
      房门开了,进来一人——护士?女的?老外?
      “……”那女人说。
      英语?
      “请您……呃……说慢一点”,范含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说。
      “醒了?你?”女人说,“身体检查情况没什么问题,过一会斯内克先生会来,有些问题需要你回答一下。”
      “请问……呃……这是哪里?我怎么到这里来的?”
      “洛杉矶,你是被斯内克先生送过来的。”
      
      范含冥思苦想,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来到洛杉矶的,再说,看这里的条件,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怎么样嘛。
      算了,不管他。范含下地,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趟,身体确实没什么问题。
      过了很久也没见人来,范含没搞清楚情况之前也不愿意出去。看见床头柜上有一份报纸,就顺手拿起来。
      大部分单词都懂,大部分句子都不懂。这就是真正的英语吗?范含苦笑,看来在国内学的英语材料大部分都是国人写的吧,至少也是国人按照自己的眼光从国外资料里面选的。这么学真是事倍功半。等等……发行日期是……1966年!
      
      终于见着人来了,一个矮胖秃顶的白人,穿一身旧西服,上装并不长,刚过腰带,确实像六十年代的风格。
      “你好,我是移民局的斯内克。”
      “请您……呃……说慢一点”,范含故意结结巴巴的说,本来英语不好,虽然这句话听懂了,可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呢,自己没这个本事最好就不要装大头蒜。
      “我是斯内克,受雇于美国移民局,你好”,这次是一字一顿地说,没用缩写略称。
      “你好”
      “你的名字,还有你怎么到这里来的?”
      “含,含;范。”范含说,“你可以直接叫我‘范含,我会更习惯一些。”
      “亚洲人?”斯内克说,“你怎么到这里来的?”
      “用看的就知道我是亚洲人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美国的。你先告诉我我怎么到医院来的。”范含回答,“为什么你们就那么拿得准我不是美国公民?我见的第一个人是护士,第二个就是移民局的人。”
      “我们在海岸逮捕一帮偷渡者的时候,发现你在他们中间,昏迷不醒。”斯内克说,“真正的昏迷,简单的急救之后就送到这里来。我们对付装死可是很有经验,哼!”
      “哦?这么说来我还得谢谢你了。”范含微笑。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将近一个小时,斯内克除了范含是一个“chese”之外什么也问不出来,回答一概是“不知道”或“听不懂你说什么”。范含自己丝毫不露口风,从斯内克嘴里倒是了解不少东西,不过本来人家就是正经的政府人员,理直气壮的开展工作,说出来的也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
      原来是自己的体格帮了大忙,范含本来正奇怪为什么这帮人对一个偷渡者如此客气呢。听说其他人都是跟半扇猪肉一样扔上笼车运到监狱,搬运的动作熟练得就像装卸工人。
      范含26岁,身高将近180,不胖不瘦,没病没灾,上学期间经常打篮球踢足球,虽然水平不算出色,至少外表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以范含的这种情况,在21世纪的中国大城市里面应该普普通通。前一阵还看到说北京高考体检男生平均身高177呢。只要营养跟得上,中国人并不是天生的东亚病夫。
      不过现在是1966年,大陆刚挺过饥荒,台湾也不咋样,日本韩国朝鲜正在“抚平战争创伤”,别提东南亚了。就是美国人自己,这种“富态”样子的也不多。自己光溜溜躺在那群骨瘦如柴的偷渡者中间相当显眼,加上别人都说“没见过”,“不认识”,“不是一伙的”,这帮美国人当然不敢怠慢。
      
      第二天斯内克又来了,还带了一个小个子黄种人。
      “你用汉语问他吧”,斯内克对那个人说。
      “……?”那个人问。
      “你丫说的是汉语么?”范含用带有北京口音的汉语普通话问。
      “我不会说国语。”那个人用英语对斯内克说。
      “什么是国语?”斯内克问。
      “标准汉语”,我替那个人回答。
      然后三人用缓慢的英语互相寒暄了一阵,斯内克他们俩告辞走人。
      
      第三天斯内克又来了,带了另外一个小个子黄种人。这一次说的就是“国语”了。
      范含已经想通了。真要实话实说“洗澡时候让雷给劈着了”,穿越了时空……估计会被送到精神病院……还不如蹲监狱呢。再说,反正现在人生地不熟,就算出去也什么都干不了,也就不琢磨什么借口,说词之类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不想说的就说“不知道”吧。不过,打死也不能承认来自北京,否则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
      整整一天真是“谈笑风生”啊,中午共进午餐的时候,连服务员都以为是三个老朋友好久没见。能用汉语交谈真是太好了,范含把北京人的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病房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吃完晚饭,打足饱嗝之后,斯内克他们俩告辞走人,今天还是一无所获。
      
      “怎么样?”
      “还是不行,那家伙极为狡猾。”斯内克回答,“什么都问不出来,无论如何旁敲侧击都不行,设计好的对话圈套都用上了,可他根本就不上当。”
    

第零章 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