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人们总喜欢把生活比做一条河流,有时是惊涛骇浪,有时又波澜不惊。其实,如果生活真是一条河流的话,那么,它平静的时候要更多一些。对于那些浮躁的人而言,平静会带来寂寞;而对于那些心灵充盈者来说,平静却让他们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接下来的日子,高一又沉浸到读书的快乐当中了。他读书的习惯是一个作家一个作家地读,也就是说他喜欢把一个作家的作品基本读完后,再去读另外一个作家的作品。但有时也不得不打破这样的习惯,因为这几年中国当代作家太活跃,新作品层出不穷。前一段时间,他基本上在读莎士比亚,但《北方的河》让他爱不释手,因此他只能先把莎士比亚放在一边。现在,他终于能够重新回到莎士比亚的作品当中来了。他感觉莎士比亚的作品其实也算是通俗的,如果单看某一部作品,实在没有什么高深的内容,无非是故事很吸引人,以及人物的命运让人揪心,但如果看完他的大部分作品后,你就一定会感叹他的伟大,因为他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而这种再现显然要比历史作品更直观、更丰富、更具体。
读完莎士比亚,他准备读巴尔扎克,但寝室里的人都在讨论《人生》和《红高粱》,他也只好放弃既定的计划,把这些作品借来读一读。读完以后,他觉得《人生》更生活更世俗,相对而言,《红高粱》更像是一部传奇,就连小说的语言也仿佛充满着魔力。当然,读《人生》感觉要轻松一点,而读《红高粱》则必须全神贯注。看完这两本书,他索性又看了《绿化树》,这篇小说打动他的是关于饥饿的描写,让他感受到了一个时代的艰难与困苦。这一阅读不要紧,一下子激发了他的阅读兴趣,他干脆集中精力把最近几年发表的新作品都逐一地读下去。他看了《新星》,这部反映改革现状的作品开阔了他的视野,让他感到振奋,他似乎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切实地感受到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他还看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个性鲜明的刘思佳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相似作品还有《锅碗瓢盆交响曲》,作家似乎喜欢塑造一些个性鲜明、敢闯敢干的人物形象。而《高山下的花环》显然是另一个类别的作品,但也是一篇感人的作品。既让人警醒,又催人奋进。
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他几乎读完了近几年发表的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他几乎是在拼命地阅读。在阅读中,他感受到了一个多元的时代。他很激动,能够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值得他去阅读,他甚至感到了一种幸福。他确信,这就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一个美好的时代,并不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的时代,但它一定是一个让人感到热血沸腾的时代;它也许不会让人感到满足,但却一定能够激励人努力去争取、努力去改变,并且能够让人看到无限的希望;一个美好的时代,一定是“人”的时代,而不是“神”的时代;一个美好的时代,一定是一个“新”与“旧”正死命纠缠的时代,一个“破”与“立”都步履维艰的时代,一个忙着为未来“建章立制”的时代。
&n
第二十三章 美好时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