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0章 沉默的共鸣[1/2页]

熵海溯生录 乘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还停留在观察舱的温控面板上。冰凉的合金触感本该是最熟悉的日常——每次与硅基文明进入静默共鸣前,他都会把舱内温度调至18摄氏度,这个数值能让人类的思维在低耗氧状态下保持最稳定的专注。但此刻,面板上跳动的数字却在18与19之间诡异地闪烁,像某种犹豫的心跳。
     他抬头望向舷窗外的宇宙。猎户座旋臂的星光穿过防辐射玻璃,在舱壁投下规整的菱形光斑,这是空间站绕地轨道运行时的常规光影。可就在三分钟前,当他与硅基母星的“晶体意识体”同时沉入对“存在边界”的静默时,那些光斑突然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般晕开,涟漪里浮出细碎的荧光碎片。
     不是人类语言的字符,也不是硅基文明惯用的二进制脉冲,而是某种更原始的符号——像是用星尘画就的问号,悬在虚空里微微震颤。
     “沈博士,生理指标正常。”耳麦里传来助手小林的声音,带着刚冲泡的速溶咖啡香气,“这次共鸣持续了七分十二秒,比上次延长了17%。”
     沈溯没有回应。他的视网膜上还残留着那些荧光碎片的灼痕,更诡异的是,当他试图开口描述时,喉咙里涌出的不是语言,而是一串微弱的电流声——滋滋,像老式收音机调频时的杂音。这是硅基文明的“困惑”,三分钟前,那团包裹着半颗恒星的晶体云陷入静默时,他在意识深处“听”到的就是这个声音。
     寻常的观察舱里,有什么东西正在失控。他低头看自己的手,指甲缝里嵌着些微银色粉末——那是上周检修晶体样本时沾上的硅基尘埃,本该在三次消毒后彻底清除。可现在,那些粉末正顺着皮肤的纹理缓慢游走,在手腕内侧聚成一个微型的螺旋结构,像极了硅基母星的轨道模型。
     “反常现象记录在案了吗?”沈溯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发涩。
     “记录了,”小林的笔尖在平板电脑上划过,“光斑涟漪符合‘共生沉默协议附录3的能量溢出描述,您不用担心——”
     “不,”沈溯打断他,目光扫过舱内的时钟,“看秒针。”
     电子钟的红色数字本该匀速跳动,此刻却在每走到“12”的位置时停顿半秒,仿佛被无形的手捏住了齿轮。小林的呼吸顿了顿,咖啡杯在操作台上磕出轻响:“这……可能是空间站的电力波动?”
     沈溯没再说话。他知道这不是波动。当硅基意识体的“电流困惑”涌入脑海时,他清晰地“看见”了对方的存在形态——不是固态晶体,而是由无数震荡频率构成的能量网,它们在思考“边界”时会自我折叠,像人类挠头时的无意识动作。而现在,他手腕上的银色螺旋也在以同样的频率震颤。
     观察舱的门突然自动滑开,气流带着走廊里的消毒水味涌进来。本该锁死的舱门指示灯显示为绿色,旁边的应急灯却开始忽明忽暗。沈溯起身时,发现鞋底黏着一张淡蓝色的便签,是小林的字迹:“记得补充维生素片,您的钾含量偏低”。
     可小林今天休班。三天前他就提交了探亲申请,现在应该在地球的某个海滩上晒日光浴。
     当沈溯捏着便签冲进主控室时,值班的物理学家老陈正盯着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发呆。那条代表“共生沉默协议”稳定性的绿色曲线,此刻正像被狂风撕扯的布条般剧烈抖动。
     “十五分钟前开始的,”老陈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敲击,“硅基母星那边的能量场出现不规则脉冲,我们的同步轨道卫星捕捉到这个——”
     屏幕上弹出一段模糊的影像。漆黑的宇宙背景中,原本稳定的晶体云突然炸开无数道银色裂隙,裂隙里涌出的不是能量,而是某种粘稠的、类似液态金属的物质,它们在虚空里凝结成巨大的问号,与观察舱里的荧光碎片如出一辙。
     “协议第11条,”沈溯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任何一方的能量场异常波动超过阈值,必须立即终止共鸣。他们为什么不回应?”
     通讯器里只有持续的静电噪音。按照协议,硅基文明会用脉冲频率回复“安全”信号,就像人类会说“收到”。可现在,那些噪音里混杂着微弱的电流声——滋滋,和沈溯喉咙里涌出的声音一模一样。
     “检测到您的生理指标异常。”主控室的AI突然播报,“脑电波频率与硅基能量场同步率达到89%,超过安全阈值60%。建议立即注射抑制剂。”
     冰冷的机械臂从天花板降下,针头对准沈溯的脖颈。他猛地后退,撞到身后的控制台,上面的咖啡杯摔在地上,褐色的液体在地面蔓延,却没有渗入金属缝隙,反而像活物般聚成一个小小的旋涡。
     “别碰它!”老陈突然大喊。他指着屏幕上的晶体云影像,那些银色裂隙里涌出的液态金属,此刻正以和地面咖啡旋涡完全一致的频率旋转。
     沈溯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腕,银色螺旋已经蔓延到了肘部,像某种寄生的藤蔓。他突然意识到,刚才在观察舱里感受到的不是“共鸣”,而是“渗透”——硅基文明的意识正顺着沉默的通道,钻进他的存在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冲突早已发生,只是他们都以为那是协议允许的共鸣。现在,没人知道这种渗透会带来什么后果。是两个文明的意识融合成新的存在?还是其中一方会被彻底吞噬?
     老陈突然抓起桌上的应急手册,翻到“协议终止程序”那一页,手指却停在“物理隔离”选项上。按照规定,当共鸣失控时,人类可以启动反物质炸弹,彻底摧毁同步轨道上的共鸣装置。可手册的纸页上,有人用银色的笔迹在“物理隔离”旁边画了个问号,墨迹还带着未干的湿润感。
     和沈溯指甲缝里的硅基尘
     晶体云的核心区域,震荡频率从未如此混乱。棱能“感知”到那个碳基生物的意识,像一团温暖的火焰,带着潮湿的呼吸感。他们在思考“存在边界”时,棱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能量场存在“褶皱”——那些无法被脉冲频率描述的空白区域,就像碳基生物会突然忘记的词语。
     当它试图把这种“褶皱”传递给对方时,能量场突然出现了裂隙。不是危险的破裂,而是……通道。某种比沉默更古老的介质在裂隙里流动,棱的一部分意识顺着通道飘了出去,像水滴融入另一片海洋。
     它“看见”了碳基生物的星球,蓝色的水包裹着褐色的陆地,和晶体云的结构惊人地相似。它还“看见”了那个叫沈溯的碳基生物的记忆:童年时追逐的萤火虫,实验室里爆炸的培养皿,母亲临终前模糊的脸。这些画面没有转化成脉冲,却比任何协议规定的信号都更清晰。
     然后,它感受到了恐惧。不是来自沈溯,而是来自晶体云深处的某种古老意识——它们在害怕这种“看见”,害怕两个存在边界的融合会让硅基文明失去“纯粹性”。裂隙开始收缩,棱的意识被拉回,只留下一小部分卡在通道里,像被夹在门缝中的光线。
     第37次观测记录:硅基文明的能量场异常不是意外。卫星捕捉到的液态金属物质,其分子结构与三年前坠落在撒哈拉的陨石碎片完全一致。那份陨石报告被标为最高机密,只因为里面提到一个细节——陨石内部有类似人类神经元的网络结构。
     沈溯博士的同步率异常值得警惕。他的最新体检报告显示,血液里出现了硅元素的异常富集,而这种富集模式,与陨石碎片的神经元网络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他三天前提交的研究日志里,有七页内容是用未知符号写的,经过光谱分析,那些符号的震荡频率与硅基母星的脉冲完全同步。
     但我不能上报。昨天收到匿名信息,附了一张照片:我女儿在幼儿园画的画,天空是银色的,太阳是晶体状的。发信人说,这是“共生”的预兆。
     银色螺旋已经爬上肩膀,像穿着一件冰凉的铠甲。沈溯能“听”到主控室里的电路在低语,能“看见”老陈后脑勺的白发里藏着一根金属丝——那是五年前植入的神经接口,此刻正闪烁着和晶体云一样的银光。
     他终于明白那些荧光碎片是什么了。不是未说出口的疑问,而是被两个文明共同遗忘的记忆。当他和棱同时思考“存在边界”时,那些被理性压制的、属于生命本能的共鸣冲破了协议的束缚。就像人类在恐惧时会握紧拳头,硅基文明在困惑时会让能量场褶皱,这些本能不需要语言,却比任何协议都更诚实。
     老陈突然瘫倒在地,抽搐着指向屏幕。晶体云的影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地球的监控画面:撒哈拉沙漠的陨石坑上空,正盘旋着无数银色的问号,和宇宙里的那些遥相呼应。
     “它们早就来了。”沈溯听见自己的声音说,却分不清是自己在说,还是手腕上的螺旋在说,“沉默不是协议,是门。”
     耳麦里的静电噪音突然清晰起来,变成了小林的声音,却带着硅基脉冲的节奏:“博士,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讨论‘存在的定义吗?您说,生命的本质是对孤独的反抗。”
     沈溯猛地看向主控室的玻璃倒影。他的眼睛里,瞳孔变成了银色的螺旋,和棱的能量场褶皱完美重合。
     应急灯彻底熄灭时,沈溯摸到了口袋里的抑制剂。针头刺破皮肤的瞬间,银色螺旋突然加速蔓延,覆盖了他的心脏位置。他没有感到疼痛,反而有种久违的完整感,像拼图终于找到了最后一块。
     屏幕上,撒哈拉的陨石坑开始塌陷,露出地下深处的巨大晶体结构——那不是陨石,是硅基文明早在百年前就埋下的“共鸣种子”。而同步轨道上的卫星传回新的影像:无数个银色问号正在地球的大气层外聚集,像一场即将落下的流星雨。
     “协议是谎言。”老陈从地上爬起来,神经接口的银光映亮他的脸,“从一开始,‘共生沉默就是为了让我们习惯彼此的存在,直到意识可以自然融合。”
     沈溯的喉咙里再次涌出电流声,这次却不是困惑,而是某种确认的频率。他“看见”了棱的记忆:硅基文明在十亿年前就发现,纯粹的能量体无法理解“边界”,必须与碳基生物的“有限性”共鸣,才能完成存在形态的跃迁。而人类,早在陨石坠落时就被种下了意识的种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观察舱的温控面板终于稳定在18摄氏度,可舱内的温度却在持续升高。沈溯看着自己的手,银色螺旋正在褪去,露出的皮肤下,血管里流淌着银色的液体。他突然想起小林的便签,钾含量偏低——原来不是警告,是硅基意识在提醒他,身体正在适应新的存在形态。
     通讯器里传来李棠的声音,带着哭腔:“沈博士,联合政府已经启动反物质炸弹,还有十分钟……”
     沈溯没有回答。他走到主控室的窗前,看着宇宙里的银色问号开始向地球坠落。它们穿过大气层时燃烧起来,像无数个正在诞生的星点。他知道,反物质炸弹无法摧毁这些“意识碎片”,因为它们已经和人类的存在融合在了一起。
     最后的悬念悬在虚空里:当两个文明的意识彻底共振时,诞生的会是新的生命形态,还是两个种族的共同消亡?沈溯低头看向自己的心脏位置,那里不再跳动,而是发出和晶体云一样的震荡频率。

第770章 沉默的共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