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终究还是乱了!
李治的脸在烛火下骤然阴沉。
他猛地转身,大步冲回书房,声音带着雷霆之怒:
“召!宰相、兵部、户部、工部主事!即刻议事!”
皇帝震怒,整个龟兹王府瞬间沸腾。
书房内,气氛凝重。
辽东军报摊在御案上,字字惊心:
高丽权臣泉盖苏文悍然发动宫变,杀死亲唐的荣留王高建武,拥立傀儡高藏,自封莫离支(最高军政长官),彻底掌控高丽。
他公然截杀大唐使臣,撕毁前约,藐视大唐天威!
“逆贼!”
李治一拳砸在案上,震得笔架乱跳。
“此人不除,朕何以告慰太宗在天之灵?何以震慑四夷?!”
他目光扫过群臣:
“议!如何讨伐!”
“陛下!”
兵部尚书出列。
“泉贼既敢弑君,必已整军备战!高丽山川险峻,城坚池深,前隋三征教训犹在!臣以为,当速发大军,水陆并进!陆路以营州为基,出辽东;水路遣登州水师渡海,直趋平壤!使其首尾难顾!”
“水师?”
工部侍郎脸色发苦。
“陛下…登州水师…恐难当此任!去年工部核查,半数战船年久失修,船板蛀蚀,榫卯松动…仓促出海,恐有倾覆之危!”
他声音越来越低,额头冒汗。
蛀蚀?漏水?
李恪心头一沉。
登州水师是跨海作战的命脉!这问题太致命!
“蛀蚀?!”
李治眼中怒火更炽,盯住工部侍郎。
“去年拨付的十万贯修船专款呢?!桐油、木材呢?!”
工部侍郎噗通跪倒,抖如筛糠:
“陛下息怒!臣有失察之罪!然…然采买桐油被奸商以次充好,掺入松脂,防水之效大减…木材亦有虫蛀…臣万死!”
贪腐!
李恪心中冷笑。
蛀空的不只是船板,更是大唐根基!
他脑中急转,水泥!
安西水泥速凝且防水,或可应急!
“陛下!”
李恪果断出列。
“水师战船不容有失!臣请旨,即刻亲赴登州!安西新制‘速凝灰浆(水泥),或可应急修补船体裂缝蛀洞!纵不能根除,亦可保船体暂不渗漏,支撑渡海!”
李治眼中精光一闪:
“速凝灰浆?当真有效?”
“臣在安西筑路修渠,屡试不爽!两刻钟可初凝堵漏!”
李恪语气肯定。
“好!”
李治猛地一拍桌案。
“皇兄即日启程,赶赴登州!工部上下,全力配合!修不好船,提头来见!”
“臣遵旨!”
工部侍郎如蒙大赦,慌忙爬起。
“陆路方面,”
李治转向地图,手指重重点在营州。
“以邢国公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河北诸军及契丹、奚部蕃兵,出营州,正面压迫!另征调安西、陇右精骑一万,由吴王李恪节度,出云中,侧击辽东,牵制敌援!务求雷霆之势!”
“臣等遵旨!”
苏定方、李恪及众将齐声应诺。
此时,一直静立李治身侧的武媚娘,温婉开口,声音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陛下,大军远征,粮秣为天。辽东道转运使一职,关乎数十万大军肚腹,更关乎此战胜负。臣妾观长孙冲为人勤勉干练,又曾协理安西粮秣转运,颇通此道。且其妹为吴王妃,与吴王殿下有郎舅之亲,协理军需必能同心戮力。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长孙冲?!
李恪心头警铃大作!
武媚娘这步棋,太毒了!
长孙冲确实是长孙雨长兄。
但正因如此,把他推上转运使这个位置,一旦粮秣出半点差池,无论是否与他有关,自己都脱不了干系!
这是借刀杀人,还要拖他下水!
李治觉得提议不错,点点头:
“媚娘所言有理。长孙冲听旨!”
“臣在!”
长孙冲出列,脸色因激动泛红。
“擢升你为辽东道行军副总管,兼粮秣转运使!统筹河北、河东、河南诸道粮秣,务必保障大军供应!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臣长孙冲,谢陛下隆恩!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与皇后娘娘厚望!”
长孙冲声音洪亮,躬身领旨,眼角余光带着一丝复杂扫过李恪。
他知道,这是机会,更是
第169章 泉盖苏文裂龙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