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陈教授,下周我要去淅川。34;方稷突然说,34;那边新发现个抗旱基因型,要不要一起?34;
     陈教授怔了怔,西装口袋里的手慢慢攥紧又松开。他转身时,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那头过早斑白的鬓角上。
     34;这场闹剧我得先想想怎么和学生们解释。34;他深吸一口气,34;等把课题组的事情安排好,我再去找你学习。34;
     方稷点点头,两人并肩走向楼梯口。经过茶水间时,刚才那几个窃窃私语的研究员立刻噤声。陈教授突然停下脚步,看着茶水间里的杨彩霞,从公文包里取出份文件。
     34;彩霞,把这个申请文件和咱们组的设备还给仪器中心。34;他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34;就说电磁场发生器我们暂时不需要了。34;
     杨彩霞惊讶地张大嘴:34;可是教授,实验不是...34;
     34;改方案了。34;陈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坚定起来,34;通知小组成员,下午我们开一个会。34;
     下楼时,方稷的腿伤又开始隐隐作痛。陈教授瞥见他微跛的步伐,突然蹲下身:34;上来,我背你。34;
     34;这怎么行...34;
     34;少废话!34;陈教授不由分说地把方稷的胳膊架在肩上,34;怎么这么轻?你的腿去看医生了没有?34;
     方稷不再推辞。陈教授爱养生,一身的腱子肉被方稷不成问题,慢慢走下楼梯。背后的方稷太单薄了一些,全是骨头硌得人生疼。
     34;老方。34;走到二楼拐角时,陈教授突然说,34;谢谢。34;
     陈教授把方稷直接背到了抗旱课题组的实验室,放下方稷摆了摆手就走了。
     方稷推门进去时,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高学斌正站在黑板前,手里捏着半截粉笔,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数据。
     林向荣和苏丹坐在实验台旁,一个捧着厚厚一摞记录本,一个正往显微镜下调整玻片。听到开门声,三人同时抬头。
     34;高老,您不再多睡一会儿?34;方稷掸了掸肩上的霜气,有些惊讶。
     高学斌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顺手拉过一把木椅:34;年纪大了,觉少。倒是你,腿上的水肿消了没有?34;
     方稷刚要回答,林向荣已经站起身:34;方老师,我去叫彭立新和韩月华过来?34;他指了指隔壁,34;他们俩应该还在整理昨夜的观测数据。34;
     34;不急。34;高学斌摆摆手,示意林向荣坐下,又看向方稷,34;正好你来了,咱们先聊聊。34;他敲了敲黑板,34;我们有了个新发现。34;
     苏丹推了推眼镜,声音轻但清晰:34;39;陇旱1号39;在模拟干旱环境下,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和对照组完全不同。
     34;她调转显微镜旁的记录本,上面是手绘的细胞结构图,34;尤其是这种特殊糖蛋白,我们暂时叫它39;抗旱因子39;。34;
     方稷的眉头微微挑起。他走近黑板,指尖轻轻划过那些数据:34;验证过了?34;
     34;三次重复实验,结果一致。34;林向荣翻开记录本,页角全是他习惯性折的标记,34;但有个问题,大田里的麦子没检测到这种物质。34;
     实验室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渐起的风声。高学斌的粉笔在黑板上轻轻点了两下,留下几个白点:

第156章 新突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