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章 儒蚀汉城·带不走殇[1/2页]

衣冠谋冢 欧阳少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文渊的挣扎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穆之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却终究沉入名为“法度”的深潭。汉城的权力洗牌仍在继续,张府的废墟之上,新的格局在血腥与交易中悄然重塑。东野轩带人查封的卷宗、慕婉儿整理的物证、以及从张府核心密室中搜出的最后一批隐秘文书,被源源不断地送到穆之在州府衙门的临时签押房。
     这日,一份特殊的文书被东野轩亲自呈上。他的脸色异常凝重,将一只密封的紫檀木盒放在穆之案头,低声道:“大人,此物…非同小可。是从张鸿升书房暗格深处启出的,有特殊机括保护,非张氏血脉之血无法开启。我们…用了些非常手段。” 他没有明说用了什么手段,但眼中的沉重已说明一切。
     穆之挥退左右,只留下阿月如同影子般静立在窗边阴影里。他深吸一口气,解开木盒复杂的机括锁。盒内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本薄薄的、却仿佛重逾千斤的名册。
     名册封面无字,纸张是特制的防蠹纸。穆之翻开,只看了几页,瞳孔便骤然收缩,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这并非襄水帮那本批注在《春秋》缝隙间的密码本,而是一份清晰无比、毫无遮掩的完整名单!
     上面详尽罗列着:
     所有参与秋闱舞弊、收受贿赂、买卖功名的考官姓名、官职、受贿金额、具体操作细节!
     *所有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取功名的学子姓名、籍贯、花费金额、以及背后牵线的张府管事!
     所有在州府及更上层为张氏提供庇护、参与分润、甚至直接下达指令的官员姓名、职务、联络方式、以及历年分得的“学田收益”或“孝敬”!
     名单的触角,已远远超出汉城,深入荆州州府核心,甚至隐约指向了更上层的某些派系门阀!其牵连之广、涉及人员地位之高、罪行细节之确凿,令人触目惊心!
     这不仅仅是一份罪证,这是一颗足以引爆整个荆州官场,甚至震动朝野的政治核弹!其威力,远非扳倒一个张氏家族可比!
     穆之握着名册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肋下的旧伤隐隐作痛,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他仿佛能听到名单上每一个名字背后牵连的无数张网,感受到那足以将他碾碎的滔天压力。张氏虽倒,但其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依旧根植于这片土壤之中,甚至借着新势力的崛起,换了一副更隐蔽的面孔。
     无形的压力接踵而至:
     当晚,知府赵文博“恰好”来访,屏退左右后,脸上堆着前所未有的谦卑笑容,言语间却暗藏机锋:
     “孤大人…劳苦功高啊!张氏伏诛,汉城上下无不感念大人恩德!这荆州的天,总算晴了!”他话锋一转,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穆之案头被布盖住的紫檀木盒,“只是…大人明鉴,这水至清则无鱼。张氏一案,首恶已诛,足以震慑宵小,彰显国法。若…若再将这网撒得太开,牵连太广…恐非朝廷之福,亦非百姓之福啊!”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虚伪:“荆州乃文教重地,士林清议关乎朝廷颜面。若因一纸名册,引得整个荆襄士林动荡,无数官员落马,学子功名被革…这…这岂不是寒了天下士子之心?让朝廷威严扫地?更恐…恐授人以柄,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搅动南疆大局啊!大人您…前途无量,切莫因一时意气,断送了大好前程…南疆之路,本就险峻,若再树敌过多…” 他话未说尽,但威胁与“大局为重”、“维持体面”的暗示,已昭然若揭。
     紧接着,新近被推举出来暂代书院山长、在地方颇有清望的一位宿儒(背后亦有新势力支持),也以“请教文教整顿”为名拜会,言语间同样透露出希望“适可而止”、“给犯错但尚有才学的年轻人一个机会”、“莫使书院彻底荒废,寒门士子再无进身之阶”的“恳求”。其言煌煌,其情切切,仿佛穆之若坚持彻查名单,便是破坏文教根基的罪人。
     穆之独自承受着泰山压顶般的压力。他一遍遍地审阅着那份烫手的名册,每一个名字都像一根烧红的针,刺在他的良

第43章 儒蚀汉城·带不走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