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自传篇 李太后(二)[1/2页]

文昭皇后传 芊语嫣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重回姑姑家时,我已强大了自己
     并发誓不会再让自己再受一丝欺辱,也会护好弟弟
     因着此事
     三表兄也是畏惧于姑丈,倒是消停了不少
     三个月后我,终于见到了姗姗来迟的父亲
     父亲跪于母亲的坟前,堂堂七尺男儿,哭的像个孩子
     父亲叫人开了坟,说这里不是母亲所喜之地
     要带母亲和我与二弟回家
     一家团聚,再也不分开
     姑姑说这不吉利
     还说父亲正值壮年,还可再娶
     她说了许多许多
     却终被父亲一巴掌落下,停了所有声音
     父亲说他此生做过最后悔的事,便是相信姑姑
     并将妻女送至都城
     他说姑姑不配为长辈,也不配做自己的姐姐
     从今往后,他之愿与姑姑再也没有干系,形同陌路
     父亲将我们带回了家
     战乱过后的家,虽不如从前
     但于我而言,却是最安稳的地方
     时隔五年,父亲苍老了不少
     二弟也成人,主动撑起了家中,在仕途上多有帮衬父亲
     在这期间,我认识了李冲
     他是南阳李氏旁支,与父亲较为亲近
     可叹也是个苦命人
     他母亲也是走的早,当年的南阳起义
     前朝叛军意图框复盛世,整整两年的征战
     他的父兄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一介孤儿,难料处事
     父亲曾到南阳帮他安置好了父兄,又助他入了平乱的行军中
     叛军被灭时,他已靠着自己的能力位临三军,实为大将军
     听闻家中遭遇变故,他感念父亲当年相助
     功成名就之时,到了襄阳,住到了府上,宽慰父亲
     帮助二弟铺平了为官仕途之路,接替了父亲之职
     年岁上虽比我只大几岁,但辈分上我却要称他一声二叔
     在府上暂住的那段日子,他总是能时不时是给我快乐
     让我忘掉所经历的一切伤痛
     我知道他是为我,希望我能早日走出来
     可如何能真正的放下一切呢?
     他又说自己也是年幼丧母,与我同病相怜,又惜惜相惜
     叫我再他面前不必拘束自己,可做知心之人
     我没有兄长,便也一直将他当做兄长般虽有亲近,但也是敬重
     两年后,终于恢复平静的家中,却再次收到了都城的来信
     姑姑在信中言及了悔意,希望父亲能原谅她
     还说三表兄醉酒误事,挑衅了大司马的女儿
     被送至牢中,受尽磋磨,落了一身病
     整日躺在床上,常年药不离口,他已经受到惩罚了
     姑丈也对姑姑多有不满,总是彻夜不归家
     姑姑在夫家地位摇摇欲坠
     姑姑叫父亲总能顾念血脉亲情一场
     太后为新帝选妃,充盈后宫
     姑丈为新帝近臣,也要略表心意,奈何家中只有三子,无女
     若我能代李家入宫,日后指不定会有享之不近的尊荣体面
     也能彻底兴了襄阳全族
     父亲气极了,将姑姑的来信尽数撕毁
     他说这么多年了,姑姑既还不知悔过
     想着牺牲我的一生,来护全她的地位
     害死了妻儿性命,如今还敢将主意打到唯一的女儿身上
     简直廉不知耻!
     父亲说,只要自己还活着一日,就不会让姑姑的如意算盘准了
     二弟也说,如今自己已经有能力了
     便是与姑姑和都城李氏族人,尽数撕破脸皮
     哪怕刀刃相见,也不会让我去到那毫无盼头,前路难料的深宫之中
     可我却没有太多的波澜
     姑姑说的,倒也不全然不对
     襄阳李氏全族,不比得都城那一脉有前景
     父亲这些年来一直苦苦支撑着
     可如今父亲到底也老了,二弟虽可帮衬
     但也与父亲一般,没有更好的助力
     且我一直记着母亲的话,她盼我能活出他样
     外祖父当年的冤屈还未洗清
     如今这般机会,于我而言,倒是好的
     父亲心疼极了,他说我一女子,本不必背负这太多
     我只告诉父亲,女儿如今已长大,也是时候该护着全家,护着襄阳全族
     我请父亲信我一次,无论成败,都不后悔?
     去往都城的前一日
     李冲陪着我去了净心居庙中
     我祈求佛祖相佑,自己选的这条路,能一路顺遂
     家中连遭变故,已再经不起任何波折
     求佛祖开眼,哪怕不护我
     也保全家从此安稳一生,父亲不再被病痛缠生,长名百岁
     我求了很多很多
     一旁的李冲却红了眼眶,他说我既没为自己求德一份安宁
     我太过良善,宫中之路也未必适合我
     我本可以不去的,真的决定了吗?
     看着泪眼婆娑的李冲
     我且会不明白,这几年来他对我早已是超出了亲情的情谊
     只是他是个好人,我不能负他
     也只怕耽误他
     我的身上,是外祖,是母亲,父亲,二弟和全族的使命
     父亲护了我这么多年,也该着我回报他们一些了
     我只能忍下心意,告诉李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至始至终,都将他当做哥哥一般,别无他情
     那一刻
     我看到了他眼中的伤心和痛苦,可我没有办法
     好在我给了他最后的期许
     佛堂后院,那个可怜的婴孩我给她起名为静宜
     宁静相宜
     这孩子出生是不幸的,但我只希望,她从今往后能尽是幸运
     李冲答应我,会抚养这孩子长大
     交给他,我也真正放下了
     二十二岁那年,我踏进了都城的皇宫
     因着姑丈的推举
     我一入宫,便得了贵人的尊荣
     当姑丈带着我见到太后时
     她只对我说,你这孩子看着是极好的
     好好服侍皇上,修身律己,宫里必不会亏待你
     我的住所和待遇一切都是最好的
     可每当闲时,却总能听到宫人们的私下低语
     若不是因着姑丈如今是太后跟前的红人
     我哪里会有这般好的光景!
     又偶然听得一些关于姑丈和太后之间的闲言碎语
     我只觉得惶恐
     以至于入宫已快一月,都未曾见过帝王的面
     想来也是因着这般缘由吧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我倒没有想不开的了
     既入了宫,我便只是自己,不愿再靠任何人
     至于君心,我奢求不多
     如此平淡的日子,倒也没有什么不好
     许是太后不忍我继续沦为宫中众人的笑柄
     也有碍姑丈的颜面,呵斥了皇上对孟贵人的专宠
     将他强行塞到了我宫中
     犹记得第一次见皇上时,他看到我时的不屑和不喜
     我也自知,强扭的瓜不甜
     如此不情不愿的恩宠,我也是不愿要!
     当下我便告诉皇上,大可以不必这般
     他可以去寻自己喜欢的人
     而我也会替他在太后面前打掩护
     许是没料到,我并没有胡搅蛮缠,还这般理解
     让帝王不再那般排斥,他主动与我说起了话
     可就在我为他宽衣解带,尽后妃之责时
     他却偶见了我随身携带的玉佩
     我一直随身带至如今
     他当下欣喜万分,立即问了我玉佩缘由
     我没有多心,也不愿欺瞒
     还是告诉了他全部
     没想到,上一秒还冷眼相待的帝王
     却猛然拥我入怀,他告诉我,自己便是当初那人
     当年的小太子登基后,可是寻了我多年未果
     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我既然主动到了他的身边
     我也是震惊不已
     万万没想到,当初他的一句玩笑话
     既然真的会有再见的这一天
     居然还是这般方式,世间居然还有这般缘分?
     那一夜,我们相拥而眠,互诉着这些年所经历的一切
     他说上苍待他还是不薄
     将我再一次带到他的身边,她说我的前半生过于凄惨
     后半生便有他的守护,再不让我受一丝委屈
     自那以后
     我便成了他的新宠,只有一得空,他便会来陪我
     与皇上在一起的每一寸光景,于我而言都是那般的幸福
     成为新宠的一个月后
     皇上派人远赴襄阳,重查当年外祖父叛国之事
     十几年的沉淀和隐忍,当年冤情也终于重见天日番外自传篇 李太后(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