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朱雀街的青石板,济世医馆的药碾子就吱呀转了起来。洛羽正蹲在药圃边给薄荷浇水,忽听前堂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跟着是王二柱拔高的嗓门:“洛师傅!快来看看!城西杂货铺的李掌柜,鼻血止不住了!”
洛风丢下手里的账本,秦慕伊已从后堂取来干净的药棉。只见李掌柜捂着鼻子,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滴在青布短褂上,洇出点点暗红。他脸涨得通红,说话嗡嗡的:“晨起洗漱刚擤了下鼻子,就跟开了闸似的……”
秦慕伊让他仰头坐好,用浸了冷水的帕子敷在他额头上,又取来一小撮药粉轻轻吹进他鼻腔。不过片刻,李掌柜闷哼一声:“好像……不流了?”
等他拿开手,果然只见些微血丝。王二柱看得直咋舌:“师娘这药粉也太神了!比城里药铺卖的止血散管用多了。”
洛风用指尖捻起一点药粉,迎着晨光细看:“这里面的门道,可比你们想的深。”他转身从药柜里取出几个纸包,“能止鼻衄的草药不少,但各有各的脾性,得对症下药。”
白茅根:田埂边的止血圣手
“先说这味白茅根。”洛风解开第一个纸包,露出洁白纤细的根茎,断面带着细密的小孔,“你们去田埂溪边瞧瞧,春天长出的茅草,剥开外层的黄皮,里头这截白芯就是它。”
他把茅根掰断一截,清水顺着断面的孔隙渗出来:“这东西爱在湿润的地方扎堆,稻田边、河岸边最多见。茎秆像细竹,一节一节的,叶子细长带锯齿,夏天会抽出银白色的穗子,风一吹像披了层霜。但入药的是根茎,必须选那种白净、没有霉点的,晒干后断面要能看见放射状的纹理,那是它的导管,专门吸水的。”
秦慕伊接过话头,用指甲刮了刮茅根的表皮:“它味甘性寒,最擅长凉血止血。鼻衄多是血热妄行,茅根就像给沸腾的血盆浇了瓢凉水,既能止血又不淤滞。《本草纲目》说它‘止吐血衄血,可不是瞎说的。”
洛羽忽然想起什么:“去年夏天我在河边游泳,被石头划破脚,您让我嚼茅根敷上去,血很快就止住了。”
“那是因为它含有的化学成分厉害。”洛风从药柜里翻出本《现代中药药理》,“里面有白茅素、芦竹素这些三萜类化合物,还有大量的钾盐。钾盐能缩短凝血时间,而白茅根的煎剂能收缩血管,这两招结合,止血自然快。另外它还有甘露醇,能利尿,帮着把血热通过尿液排出去。”
王二柱摸着下巴:“那是不是所有流鼻血都能用?”
“未必。”洛风摇头,“要是虚寒体质的人流鼻血,用茅根只会雪上加霜。前年有个卖豆腐的老汉,总在清晨流鼻血,用了三天茅根水,反倒开始拉肚子。后来我改用温阳药,才慢慢好起来。”
地榆:山坡上的红根将军
洛风解开第二个纸包,里面是暗紫色的饮片,断面带着一圈圈的环纹。“这地榆性子烈,专克那种顽固的出血。”他把饮片凑近灯光,“你们看这颜色,越深越地道。它爱在海拔千米的山坡草丛里长,耐寒得很,就算下霜也冻不死。茎秆是紫红色,叶子像羽毛似的对生,边缘有粗大的锯齿,夏天开紫红色的小花,攒成个圆柱状的穗子,远远看去像支红蜡烛。”
他用指尖弹了弹饮片:“最特别的是根,外表是暗棕色,断面却红得发紫,像浸过血似的。晒干后质地坚硬,得用铡刀才能切断。你们记着,要是根的断面发白,那就是次品,没什么药效。”
秦慕伊端来一碗刚熬好的地榆汤,汤色呈深褐色,飘着淡淡的涩味:“它味苦涩,性微寒,不光能止鼻衄,对付便血、痔疮出血都管用。但它的脾气比茅根暴,必须炒炭用,不然生品会刺激胃。”
“炒炭?”洛羽好奇,“是像烧木炭那样烧吗?”
“哪能真烧糊。”洛风笑了,“得用武火快炒,让表面炭化,内里还保持药性,这叫‘存性。就像给刚烈的将军披了层铠甲,既能冲锋陷阵,又不会伤着自己人。”
他翻到药理书的另一页:
第747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话止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