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1章 朱雀衙医馆新篇紫参的解毒奇功[1/2页]

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御风小说实名刘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孟夏。济世医馆的后院药圃里,几株紫茎绿叶的草药正迎着暖阳舒展,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洛风一身青布短褂,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手里捧着一株连根拔起的草药,身后围拢着医馆的伙计和蹦蹦跳跳的洛羽。
     “今日咱们讲一味紫参的解毒奇功一解毒的良药——紫参。”洛风将草药举高,阳光透过叶片,能清晰看到脉络纹路,“前几日阿武去后山采药,误将紫参认成了普通桔梗,差点错过了这味珍品。今儿个咱们就把它的特征吃透,往后谁也不许再认错。”
     洛羽踮着脚尖,用手扒着石桌边缘,盯着那株紫参好奇道:“爹,它的根是紫色的吗?难怪叫紫参!”
     “正是。”洛风笑着将紫参放在石桌上,用竹刀轻轻拨开根部的泥土,“紫参最易辨认的便是这根茎——主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暗紫红色或紫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顶端还残留着茎基的疤痕,就像戴着顶小帽子。你们摸摸看。”他将根部递向伙计们,“质地坚硬,断面呈浅棕色或紫红色,中心有黄白色的髓部,这是正品紫参的标志。”
     阿明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又凑近闻了闻:“东家,它的根有点苦味儿,叶子倒没什么特别的气味。”
     “说得没错。”秦慕伊端着一盆清水从井边走来,顺手拿起一片紫参叶,“再看它的茎叶——茎直立,高约三十到五十厘米,基部略带紫色,分枝少;叶片呈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对生在茎上,表面深绿光滑,背面颜色稍浅。到了秋季会开紫色的小花,簇生在顶端,不过药用价值最高的还是这根茎,要在春秋两季采挖,洗净后晒干切片入药。”
     她将洗好的紫参片摊在竹筛里,继续道:“紫参的药性苦寒,归肝、胃、大肠经,最擅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你们记住,凡是热毒引发的病症,比如肠痈腹痛、痈肿疮毒,或是瘀血阻滞的跌打损伤,都能用它来治。”
     洛风取过几片干制的紫参片,放在掌心展示:“咱们医馆常用它配伍其他药材。治肠痈就配败酱草、蒲公英;治疮疡肿毒配金银花、连翘;若是瘀血肿痛,便配当归、红花。”
     阿武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东家,上次我认错,就是觉得它和桔梗叶子有点像。这紫参能治病,靠的也是那些看不见的成份吧?”
     “正是。”洛风赞许地点头,取过纸笔写下几行字,“紫参的主要活性成份有三类:蒽醌类化合物、黄酮类和皂苷类。”他指着字迹解释,“蒽醌类是它的核心成份,包括大黄素、大黄酚、茜草素等,这些成份就像药材里的‘清道夫,能清热解毒、通利肠道,对付热毒郁结最有效。前阵子东街刘木匠长了痈疮,红肿热痛得睡不着觉,用紫参配蒲公英捣烂外敷,三天就消肿了,靠的就是蒽醌类成份的抗炎抑菌作用。”
     秦慕伊擦干手上的水,补充道:“还有黄酮类化合物,比如槲皮素、山奈酚,这些成份能活血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瘀血肿痛效果显着。上个月城西马夫摔断了腿,瘀血青紫一片,我用紫参配当归、川芎煎汤给他熏洗,再内服活血药,不到十天瘀血就散了,这里面黄酮类成份功劳不小。”
     “最关键的是皂苷类成份,”洛风拿起一片紫参干品,“这类成份能增强免疫力,还能保护胃肠黏膜。上次城南李婶得了溃疡性结肠炎,腹痛腹泻带脓血,用紫参配白头翁、黄连煎汤喝,半个月就好转了,皂苷类成份在这里起到了修复黏膜的作用。”
     洛羽听得眼睛发亮,拉着父亲的衣袖问:“爹,紫参能解很厉害的毒吗?就像话本里说的蛇毒、蛊毒那种?”
     “虽不能解蛊毒,但解蛇毒、热毒却是能手。”洛风眼中闪过一丝正色,“上个月咱们医馆就收治了一个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正是用紫参为主药的方子救回来的,那才叫惊心动魄。”
     伙计们顿时来了精神,阿明急忙追问:“东家,是什么毒蛇?快讲讲怎么救的!”
     洛风示意众人围坐,自己也搬了张竹凳坐下,缓缓道来:“那是上月廿三,傍晚时分,医馆正要关门,突然有几个猎户抬着担架闯了进来,担架上躺着个中年汉子,脸色青紫,牙关紧咬,小腿上两个牙印清晰可见,周围的皮肉肿得像发面馒头,还泛着黑紫色。”
     秦慕伊端来凉茶,接口道:“我当时一看就心头一紧,那是五步蛇的牙印!被咬的是后山的猎户赵勇,听说他进山追野猪,不小心踩中了蛇窝,被五步蛇咬了小腿,同行的猎户立刻用布条勒住他的大腿,往山下赶,可一路上他就开始抽搐呕吐,到医馆时已经快昏迷了。”
     “我当时伸手摸他的脉,脉象细促而乱,再看他的舌苔,黄燥起刺,眼睛瞳孔都有些散大了。”洛风沉声道,“这是典型的蛇毒入血,热毒攻心,已经引发了溶血和神经中毒

第771章 朱雀衙医馆新篇紫参的解毒奇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