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烽烟再起,草动蛇惊[1/2页]

风水云雷电 草原蓝天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婉死后第五年,谷阳城的桃花刚落尽,边境便传来急报:羯族残部联合蜀地乱党,屯兵鹰嘴崖,扬言要为当年被石禾斩杀的首领复仇。更诡异的是,信使带来一封密信,字迹模仿沈玉的笔锋,只写了七个字:“旧箭有毒,速寻解药”。
     石禾捏着密信的指尖泛白。羯族箭矢藏毒之事,本该只有沈玉、苏婉和他三人知晓,如今突然重现,背后定有阴谋。他想起苏婉临终前那句“有些债总要有人还”,想起蜀王从未放弃对谷阳城的觊觎,忽然明白了——这封信是诱饵,对方在试探他是否真的解了毒,是否还对沈玉的笔迹存有执念。
     “将军,要不要派人去鹰嘴崖打探?”副将赵虎按捺不住,“末将愿带一队亲兵,端了他们的老巢!”
     石禾摇头,指尖划过护心甲内侧的桃花绣纹:“羯族惯用诈术,这封信是‘草,他们在等我们‘惊动,好趁机摸清城防虚实。传令下去,紧闭城门,按兵不动,只派暗哨盯着鹰嘴崖的水源和粮道。”他顿了顿,看向春桃染坊的方向,“另外,让春桃准备五十匹青灰布,连夜给斥候做伪装衣,布角绣半朵桃花——按沈玉当年教的暗记,遇急则绽。”
     这是《孙子兵法》里“打草惊蛇”的变招:不直接出击,却用旧识暗记传递信号,既试探对方是否知晓内情,又能让暗哨凭标记辨敌友。春桃连夜赶制伪装衣时,发现青灰布在月光下竟泛出淡紫,像极了苏婉药铺里那味叫“紫草”的药材——蜀地特产,既能染色,又能解蛇毒,苏婉当年给石禾敷的药膏里就有这味药。
     “将军你看,”春桃举着布料在灯下定睛细看,“这布纹里藏着银丝,是沈玉当年织‘故人衣时常用的技法,能防水防火。羯族若在水源下毒,这布料沾水会变色,正好当预警。”
     石禾望着布料上若隐若现的银丝,忽然想起沈玉在书院抄的《武经总要》里提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沈玉当年藏在桃花酥里的,或许不只是密信,还有蜀地的布防暗语。
     毒水现踪,蛇影初露
     三日后,暗哨传回消息:鹰嘴崖下的溪流有异常,下游的野兔饮后抽搐而死,溪边留有蜀地特有的“五毒教”标记——蛇缠骷髅。更蹊跷的是,暗哨在溪边捡到一块染血的青灰布,布角半朵桃花已绽成血色,正是春桃绣的暗记,却比约定的多了道银线,横穿过花瓣。
     “是‘水字!”石禾一眼识破,“沈玉当年教过,半桃绽红为险,银线横瓣为水——敌人在水源下毒,且暗哨已遇袭。”他立刻调兵遣将,却不往鹰嘴崖去,反而命赵虎带精锐突袭西侧的黑风谷:“羯族以为我们会护水源,定会在谷口设伏。黑风谷是他们运粮的必经之路,粮草一断,蛇必出洞。”
     这正是“打草惊蛇”的关键:不打真草,却惊藏蛇。赵虎在黑风谷果然截获粮草,麻袋里除了干粮,还有数十个陶罐,贴着“桃花酿”的标签,打开却腥臭刺鼻——里面装的是羯族的“腐骨毒”,遇水则溶,与苏婉药经里记载的“蜀地蛇毒”同源,需用紫草、芙蓉根和桃花蕊混合解毒,三样药材正好对应沈玉的桃花、苏婉的芙蓉和春桃的紫草染布。
     “将军快看!”一名士兵从粮袋夹层里翻出一卷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鹰嘴崖的布防,却在主营位置画了只展翅的鸟——蜀地“青鸟卫”的标记,是蜀王直属暗探的徽记。石禾忽然想起苏婉说过:“蜀王与羯族勾结,却各怀鬼胎,羯族要复仇,蜀王要夺城。”
     此时,城门口传来喧哗,一名自称“蜀地信使”的人求见,带来蜀王亲笔信,说愿出兵助谷阳城退敌,条件是交出“生息之地”——谷阳城下那片产桃花的沃土,传说埋着前朝宝藏。信末盖着蜀王印玺,石禾却注意到印泥里混了朱砂,边缘有细微的蛇鳞纹——五毒教的暗号,意为“陷阱”。
     “蛇果然出来了。”石禾冷笑,将信纸凑近烛火,背面竟浮现出字迹,是苏婉的笔迹:“蜀王用‘子母蛊控羯族首领,母蛊在信使身上,遇紫草则现。”苏婉当年在药铺种的芙蓉下,埋着许多晒干的紫草,正是为防今日之变。
     引蛇出洞,毒计反噬
     石禾按苏婉留下的法子,让春桃用紫草汁调墨,给蜀王回信:愿献沃土,需信使亲自入城交接。信使入城时,春桃端着一盆紫草染的布料“不慎”泼了他一身,信使袖口立刻浮现出青黑色蛇纹,正是五毒教的“子母蛊”印记——母蛊遇紫草显形,子蛊则会在宿主受惊时暴走。
     这是用“打草惊蛇”逼敌自乱:用紫草引母蛊现形,再以宝藏为饵,诱蜀王和羯族自相残杀。石禾在交接之地设下埋伏,却在四周挂满桃花灯笼,灯笼里藏着浸过紫草水的棉絮——五毒教畏桃花香气,见之则乱。
     交接当日,蜀王果然亲率卫队前来,羯族首领也带部众埋伏在城外,双方都想独占宝藏。石禾站在城头,看着城下信使因母蛊躁动而抽搐,忽然高声宣读沈玉当年藏在“故人衣”里的密信残页:“蜀王与羯族盟于五毒教,以子母蛊为誓,若违则蛊毒噬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音未落,羯族首领见信使中蛊,以为蜀王背盟,立刻下令攻城;蜀王见羯族先动手,也命卫队反击。城下瞬间混战,桃花灯笼被箭射穿,紫草棉絮飘落如霞,五毒教教徒闻到气味纷纷瘫倒,羯族和蜀兵自相残杀,正如《三十六计》所言:“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激战中,赵虎从羯族首领身上搜出一枚蛇形玉佩,正是苏婉药经里画的“母蛊容器

烽烟再起,草动蛇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