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北巡[1/2页]

大宋枭雄 仙庙的马尔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年关将近,北地的寒风愈发凛冽。杨靖的行程却并未因节日的临近而松懈,反而更加紧凑。他深知,这一趟北巡,既是巩固后院,也是为来年更大的棋局铺路,必须抓点紧。
     车驾直抵金国上京。这一次,杨靖的姿态放得极低,执的是晚辈子侄礼。几十辆满载着绫罗绸缎、南海珍珠、江南瓷器、登州美酒、精巧玩物乃至珍稀药材的大车,没有经过繁琐的少府清点,直接拉进了皇宫内苑。
     “老叔、各位婶婶,快过年了,一点登州土产,不成敬意,给长辈们添点年节喜气。之前小儿满月,娘家人厚礼相待,小婿一直感念在心,权当是回礼了。” 杨靖笑容诚挚,言语得体,“还有丈母娘在登州,时时念叨着小叔、弟妹和侄儿侄女们,特意备了些孩子们喜欢的玩意和给弟妹们的衣料首饰,托我一并带来。”
     这份厚重且“家常”的礼物,让太宗完颜吴乞买和皇后喜出望外,脸上乐开了花!这不仅仅是财物,更是天大的面子!
     杨靖是谁?名义上是靖亲王,可如今这天下大势,明眼人都知道,他实际掌控的力量和影响力,早已远超一个藩王,说他是南边、乃至能辐射吐蕃、倭国的无冕之皇都不为过!这样一位人物,在完颜阿骨打已逝、丈母娘又被接走的情况下,依旧如此恭敬执礼,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给足了金国皇室颜面!
     完颜吴乞买心里跟明镜似的。人家给面子,自己绝不能托大不识抬举!身为金国皇帝,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那真是白混了。他立刻下令,接待规格直接拔高到帝王级!杨靖在宫中的一切起居用度、出行仪仗,皆比照天子规制,极尽尊荣。
     盛大的接风宴上,被“听用”而赋闲在家的完颜宗翰,被特意安排在靠近杨靖的位置。他看着杨靖与金国宗室贵族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融洽得如同真正的一家人。听着那些曾经支持自己、如今却围着杨靖转的贵族们对昌隆社生意的夸赞和对杨靖“顾念亲情”的吹捧,宗翰只觉得胸口发闷,眼前的珍馐美酒都失了滋味。他默默地端起金杯,一杯接一杯,辛辣的酒液入喉,却浇不灭心中的苦涩与无力。他醉了,醉得无声无息,醉得满心苍凉。
     次日酒醒,下人禀报:“大人,瑶格公主托靖王爷给您捎来了一车礼物,都是上京难寻的登州特产和南货。” 宗翰沉默半晌,只吐出三个字:“知道了。” 然后,他便将自己关进了书房,久久未出。那扇紧闭的门后,是无人知晓的挣扎与落寞。
     杨靖在上京盘桓了十日。除了隆重的官方会晤,他更在私底下密集会见了众多金国实权贵族和高官。每一次会面,都像是老友叙旧,却又在不经意间加深着利益与情感的纽带。他还特意抽空视察了昌隆社在金国上京的总部,听取了详细的汇报。此行,可谓宾主尽欢,成果远超预期,为北疆的稳定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冬月底,车驾抵达宋金边界的重镇——大同。镇守此地的吴起将军早已率领麾下精锐,旌旗招展,盔明甲亮,在寒风中列队恭候。当杨靖的车驾出现时,整个大同城沸腾了!
     城门洞开,道路两旁,自发涌来的军民人山人海!士兵们挺直腰板,行以最庄重的军礼;百姓们扶老携幼,箪食壶浆,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激动。尤其是那些从战乱内地迁徙而来、在此地重获新生的流民,更是热泪盈眶,哽咽着高呼:“靖王千岁!”
     “看啊!是王爷回来了!”
     

第140章 北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