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3章 富庶庙堂。[1/2页]

天人幽冥 月海神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夜的幕布垂落,云层如薄纱般在天际缓缓游移。忽而,一缕清辉自云隙间漏下,是月亮悄悄探出头来——初时只露一角银边,像被云絮掩住的笑靥,转瞬便挣脱些许束缚,将更清亮的光洒向人间。
     那道裂开的云缝里,不止有月的温柔,更缀着点点繁星,它们挤在狭小的空隙中,却依旧闪烁得分明,像被打翻的碎钻,与月的清辉交相辉映。
     云影流动,缝隙时开时合,月亮便在这明暗交替里时隐时现,星星也随之忽明忽暗,仿佛夜空中藏着一场无声的捉迷藏,静谧又带着几分灵动。
     明觉寺的大殿内灯火通明,烛火跳动着映亮梁柱上斑驳的木纹。青鸟与樊铁生、石胜三人立于殿中,听得那冥界之人竟开口道破,说青鸟乃是所谓 “天行王” 的后人。
     这话一出,樊铁生与石胜脸上却并无多少震惊,反倒齐齐看向青鸟,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待见青鸟虽眉头微蹙,脸上满是不解,神色却依旧沉静如常,两人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暗暗松了口气。
     “天行王的后人?” 青鸟闻言心头剧震,疑窦如潮般翻涌 —— 父亲虽有家传武艺与法力在身,却一心痴迷仕途,终其一生不过是世间一介凡俗书生;母亲她…… 记忆到此处陡然一停,他对母亲的事情知之甚少。又怎会知道母亲的具体来历。
     正怔忡间,眼角余光瞥见樊铁生与石胜的举动,他心头猛地一凛:两人早已敛去先前的从容,齐齐躬身向那冥界之人作揖,姿态恭敬得近乎谦卑,连脊背都微微弓着。
     樊铁生垂首时,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敬畏,甚至掺着几分颤意:“没想到竟是永夜冥君大驾亲临,方才在下言语举止多有失礼,还望冥君宽宥海涵。”
     永夜冥君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沉缓,似从幽邃深渊中传来:“你我身在异域,不必拘礼。”话语间听不出喜怒,却自有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
     青鸟心头猛地一震,方才永夜冥君那句“异域”如同一道惊雷,让他瞬间抓住了关键。樊铁生、石胜……他们都来自这所谓的异域?如此一来,他先前对雪音的怀疑——那与面具女子如出一辙的气息,竟真的是事实。而三十娘,被雪音唤为姥姥,想必也与这异域魔族脱不了干系。
     刹那间,青鸟只觉心潮如江海奔涌,无数画面在脑海中翻涌复现 —— 从原州初遇时,三十娘那抹意味深长的笑,雪音隐在门帘后若隐若现的脸;到长安城中的重逢,月光下那舍命相救的身影,再到一路行至江州,撞见异域魔族邀其合作的诡异场景……
     每一次 “偶遇”,每一次看似巧合的相助,每一个恰到好处的提点…… 原来从头到尾都不是机缘巧合,而是一场精心布下的局,是有人在暗处步步引导,将他引向此刻的境地。
     青鸟只觉浑身一轻,仿佛灵魂被骤然抽离,整个人坠入一片无尽的混沌。可就在这茫然之际,脑海中又浮现出随意楼伙计的一言一行,三十娘平日里无微不至的照拂,雪音那副高冷外表下藏着的关切,还有桃儿那刀子嘴背后的热心肠…… 这些细碎的温暖,分明都带着真切的温度,绝非假意逢迎。
     此刻的他,心中像被两股力量撕扯,一半是被算计的寒意,一半是难舍的暖意,矛盾如乱麻缠心,竟不知该如何自处,更不知该如何面对那些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
     樊铁生将青鸟眼中的震惊与疑窦尽收眼底,眉峰微蹙,却知道此刻绝非解释的时机。
     他转眸看向身前的永夜冥君,语气沉稳中带着几分恳切:“我等不知此事是冥君手笔,擅自入寺,搅扰了冥君要事,在下难辞其咎。但我等初来乍到,实在不知其中原委,还望冥君恕罪。”
     永夜冥君的目光落在青鸟身上,缓缓开口:“本王也是接到属下通报,说在码头探得魂玲珑与九曜守元佩的灵力反应。原以为是天行王亲临江陵府,没料到竟遇上了她的后人。”
     青鸟听到 “魂玲珑” 与 “九曜守元佩” 两个名号,一时茫然不知指的何物,忽然想起方才永夜冥君靠近时,自己胸前玉璧曾泛起异动,心头一动 —— 莫非这两件器物中,有一件便是自己这块玉璧?
     永夜冥君见他视线不自觉扫向胸口,便顺势解释道:“九曜守元佩在客栈那位娘子身上。不过,你既已到此,那九曜守元佩在谁手上,倒也无关紧要了。”
     樊铁生听到此处,忙接过话头道:“冥君本意既不在那女道士,还请看在天行王的面子上,放了她吧。”
     永夜冥君闻言,忽然朗声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几分难测的深意:“天行王的面子,本王自然是要给的。”
     笑声渐歇,他的目光重新落回青鸟身上,语气放缓了些,缓缓说道:“本王引你至此,绝无恶意,只是想与你谈一桩合作。”
     青鸟耳中 “嗡” 的一声炸响,永夜冥君口中的 “合作” 二字,像一块巨石投进心湖,荡开的涟漪瞬间勾连起江州大宅的记忆 —— 那时幽界魔族围困四周,也是用这两个字步步紧逼。当初只当是魔诡伎俩,此刻才如醍醐灌顶般恍然:他们要合作的,从来不是自己,而是母亲!可母亲早已逝去多年,他们找自己,又有何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攥紧了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借着那点刺痛才勉强压下翻涌的心绪。抬眼看向永夜冥君时,目光已沉得像深不见底的寒潭:“在下不过一介凡人,法力低微,实在帮不上冥君什么。”
     话音刚落,他深吸一口气,胸口剧烈起伏着,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刚烈:“可若冥君想借‘合作之名,肆意践踏这片山河,在下纵是力微,也定会以死相护!”
     永夜冥君闻言先是一怔,那双红色的眼眸中掠过一丝讶异的光辉,随即漫上几分浅浅的惋惜,语气似叹非叹:“原来,你还不知道个中原由。”
     他忽然敛去周身那股森然的幽冥威压,唇边漾开一抹浅淡的笑意。只见他周遭缭绕的水流渐渐退散,原本模糊的轮廓在烛火光影中缓缓流转变化,最终化作一名二十来岁的青衫青年 —— 眉眼清隽如墨画,气质却似远山含黛,温润中透着几分生人难近的疏离,与先前那副威严慑人的冥王姿态判若两人。
     此时,永夜冥君抬手悬在半空,掌心里忽然涌出一汪清泉。水流循着无形的轨迹盘旋上升,在他掌心渐渐凝成一尊半人高的塑像,眉眼温婉,神态依稀,正是云娘的模样,连鬓边那缕垂落的发丝都栩栩如生。
     “本王素来不喜领土纷争,更何况还涉及人间界。” 永夜冥君望着掌中的水流塑像,声音放得平缓,褪去了先前的沉凝,“我与你合作,是希望找到此人。”
     青鸟垂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角,心中念头电转:永夜冥君与云娘同属冥界,可此人是敌是友,此刻还难以分辨。而云娘的踪迹,绝不能轻易暴露。
     他抬眼时,唇边已漾开一抹浅淡的笑意,语气平和无波:“方才在下已经说过,在下不过一介凡人,实在帮不上冥君。况且,寻人这等事,终究还是要倚仗朝廷才是。”
     永夜冥君挑了挑眉,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一旁的樊铁生与石胜,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捉摸的深意:“想来你也清楚,你我这般人物,在朝廷眼中可算不上什么‘待见的角色。”
     他顿了顿,视线重新落回樊铁生二人身上,接着道:“而你们在这人间界盘桓日久,底下必然广布眼线。当然,你我若能合作,自然不会少了你们的好处。”
     樊铁生脸上连忙堆起几分客套的笑意,拱手道:“冥君怕是误会了。我等在人间界,不过是开些酒楼食铺,做些寻常吃食生意罢了,哪里敢谈什么眼线。”
     青鸟立刻接过话头,语气诚恳得恰到好处:“冥君可听清了?我们真就是些再普通不过的生意人。”
     他垂着眼帘,烛火在眼下投出一片浅影,恰好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警惕 —— 无论这永夜冥君打的什么主意,云娘的踪迹,绝不能让他有半分察觉。
     永夜冥君唇角微扬,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嘲弄。他的身形忽然如水波般流动起来,身躯化作一道道蓝色水流,渗入慧海大师的躯体之中。
     慧海的身躯先是微微震颤,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体内冲撞,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只是那双原本澄澈的眼眸里,倏地闪过一道妖异的红芒,转瞬即逝。他缓缓转动脖颈,“咔哒” 几声脆响从骨骼间传出,伸展四肢的动作里,透着几分与高僧身份截然不同的邪气,像是某种蛰伏的力量正在苏醒。
     青鸟眼中寒光一闪,不等被附身的慧海开口,已厉声质问道:“在下途经此地,听闻坊间传言慧海大师早已臻至半仙之境,慈悲济世。可却发现城中百姓身染邪气,病痛缠身,莫非是冥君在暗中作祟?”
     永夜冥君借慧海之身尚未作答,左侧首位的黄袍和尚已猛地跨步上前,怒目圆睁,声如洪钟:“放肆!冥君尊驾岂会行此卑劣之事 ——”
     话音未落,永夜冥君只一个眼神扫去,那黄袍和尚便如遭雷击,脸色瞬间褪尽血色,惨白得像张浸了水的纸。他踉跄着连连后退,跌回僧众队列中,垂首时双肩微微耸动,连僧袍下摆都在控制不住地轻颤,仿佛寒风中的枯叶。
     “本君确曾救过一个山野百姓。” 永夜冥君借慧海之口说着,声音里裹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玩味,“不想人间传言竟这等有趣,不过三日功夫,竟闹得满城风雨,连‘半仙的名头都安到了头上。”
     青鸟闻言冷笑一声,唇角勾起的弧度里藏着几分冷冽:“冥君借慧海大师之名广布善缘,恐怕不止‘救人那么简单吧?” 他目光陡然如电,扫过两侧呆立的僧众和四周的黑衣人 —— 那些人双目空洞,气息凝滞如死水,“这些和尚又作何解释?他们…… 还算得上活人么?”
     永夜冥君低头看了看附身的慧海身躯,语气平淡得像在说旁人的故事:“四月前,这慧海和尚勾结一个异域幽界之人,本想囚禁慧成大师。那慧成拼死抵抗,可惜…… 终究难逃一死。”
     他转身望向佛龛上的佛像,烛火在金身佛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续道:“我到这人间界,本意是为寻人。” 话音刚落,他猛地转过身,眼中红芒骤然大盛,映得周遭空气都似染上血色:“可本王察觉到这寺庙内有法力波动,竟是幽界的气息。等我赶到时,满寺和尚早已成了慧海手下的亡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冥君忽然发出一声冷笑,带着几分嘲弄:“有趣的是,那慧成修为不浅,尸身竟能抗拒本王附体。不得已,只得借这慧海之躯,对外宣告慧成‘圆寂,也好便宜行事。”
     青鸟凝视着冥君的双眼,那对深不见底的眸子里,竟透着一丝罕见的坦荡。他心中暗忖:以此人冥界大王的身份,的确不必在这等旧事上虚言 —— 毕竟对他而言,这满寺僧人的生死,或许本就不值一提。
     “至于百姓染邪之事,” 冥君袖袍一挥,殿中烛火猛地齐齐摇曳,光影在梁柱间剧烈晃动,“经查实,乃是圣灵教所为。这伙人先散布邪气,再假意施救,好让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 他忽然嗤笑一声,语气里满是讥诮,“人间真是奇妙,上至帝王,下至各类教派,都在变着法子从百姓口袋里掏钱。朝廷那帮人,又有谁真正想过要改善民生?”
     永夜冥君负手而立,周身寒气渐盛,殿内温度骤然下降,连烛火都似蒙上了一层薄霜:“在冥界,若是朝廷昏聩,官吏贪腐,万民必群起而攻之。可你们人界这些蝼蚁,”
     他抬手指向殿外的院子,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落在那些看不见的香客身上 —— 他们正虔诚地跪拜,将铜钱塞进功德箱,将供品摆在佛前。语气里的轻蔑几乎要凝成实质:“宁愿把血汗钱砸进泥塑的嘴里,换几句虚无的保佑,也不敢对那些骑在头上的压迫者,反抗半分。”
     “话虽如此,世间还是有不少忧国忧民之士,在努力改善这些乱象。” 青鸟语气郑重,目光坚定,“虽然艰难,但他们一直都在想尽办法。”
     永夜冥君只是缓缓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叹息:“若真能改善,这片土地便不会反复更替朝廷,一次次循环往复,犯着同样的错误,最终走向亡国了。”
     青鸟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竟无从辩驳。远处传来隐约的虫鸣声,细碎而执着,与殿内凝滞如铁的凝重气息交织在一起,恍惚间竟显出几分荒诞的和谐。
     永夜冥君转身走向佛龛,从供桌上取过一对钿轴,轴身覆着一层暗纹锦帛。他持着钿轴走回青鸟面前,抬手问道:“此物,郎君可识得?”
     青鸟向前迈了几步,与他相对而立,伸手接过那对钿轴。触手微凉,只见这钿轴以精铜铸就,周身用金丝银线交错盘绕出繁复纹样,其间镶嵌着宝石、琉璃与彩贝,流光溢彩,奢华得晃人眼目。更令人心惊的是,轴身下方还隐现着礼部专属的暗纹与印信,规制非凡。
     “这是…… 度牒!” 青鸟低呼出声,指尖轻抚过那些贵重饰物 —— 如此

第133章 富庶庙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