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三同鼓响,众将齐聚中军大帐。
陈牧扫了一圈,绝大多数都认识,一小撮人站在张之极身后,与其他人格格不入泾渭分明,当是宣府镇的几个将军。
陈牧取过花名册,挨个点名一番,对众将道:“本抚陈牧,钦命提督山西一应军务,如今蒙古未退,百姓流离,诸君当合心用事以报朝廷”
“近日之事本抚已经知晓,郭总兵”
郭桓应声而起,行了个军礼:“在”
陈牧点头,沉吟片刻道:“你前些时日的军事部署不错,只是如今形势已变,最新情报,蒙古前锋已经到了代县,想继续在团城口和驿马岭阻住敌军,恐怕已经迟了”
郭桓闻听此言,狠狠的一锤拳头,看张之极的目光恍如择人而噬一般。
那情报他看了,也知道如今有些迟了,可他还想继续努力一番,因为那是最好的设伏之地,过了此地,因为平型关被蒙古占据,往北之路几乎再无险要。
“抚台,如果现在急行军,未必不能.......”
陈牧抬手阻住了郭桓,叹道:“迟了,为今之计只能更改作战部署”
这次吴锦过来,还给他带了一份临摹的山西地图,此刻拿出展开,真山真水一目了然。
陈牧命人将其在身后展开,抬手点在一处道:“总体计划依旧,郭帅负责调兵遣将,决战战场当在此处”
“得胜堡?”
“不错,就是大同的得胜堡”
陈牧喟然长叹:“这次错过了团城口,蒙军北逃之路已经畅通,想在阻截唯有蔚州和得胜堡。蔚州是宣府地界,这次大乱并未波及,其内依旧有强兵驻扎,对蒙古而言,走大同一线是最有利的”
“而得胜堡是连同漠南草原唯一的平坦通道,蒙古大军劫掠人口物资甚重,非走此地不可,故而只要派一只强军,死守得胜,镇羌,四城三堡,就可扼其咽喉,加之我二十万大军压上,逼其弃俘保命”
陈牧说完稍停,给了众人反应时间后,将目光投向张之极,一瞬间声调柔和了许多:“侯爷刚才所言极有道理,实乃老诚谋国之言,听闻陛下曾称赞侯爷乃国之柱石,今日看来此言非虚也”
景运帝:朕没有!!!
张之极脸色精彩极了,他是武将,心思不如文官剔透,可却也不傻。
这巡抚明显是要给自己挖坑,死守得胜堡,以他如今和郭桓的关系,大概率那就是有去无回。
谁去谁傻,爱谁去谁去!
张之极堆起一脸笑,朝北一礼,道:“陛下天高海厚之恩,老夫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可惜岁月催人老,本侯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黄泉路近,不中用了,抚台您年方二十,英年才俊,后起之秀,将来这国之柱石,非抚台莫属”
郭桓那脸当时又沉了几分,指桑骂槐,盯着和尚骂秃驴,他这个最老的家伙还在呢。
不过公是公私是私,老将军对张之极很不满,可琢磨一番,觉得得胜堡这个地,张之极去还真不太合适。
得胜堡在大同北二十里,眼下最适合的原大同边军的几位将领,因为这些对那地形熟悉,地利人和皆占,自当万无一失。
故此不待陈牧继续说话,便接过话茬道:“抚台此计甚妙,得胜堡多年前曾经过整修,短时间抵挡十万大军不成问题,大同.......”
陈牧对这老头太了解了,一听话锋就知道这位又是一颗公心,老成持重了,立刻打断道:“不错,本抚来时问过李岩,他也是如此说,故此地必能阻住蒙古鞑子”
“本抚之意是调大同副总兵杨仝及上次防守静乐各部去守得胜堡,不知众位意下如何?”
“这.....”
郭桓一听人都蒙了,别说是他,张之极也蒙了。
刚才的画风明明是要让他去得胜堡,怎么话锋一转到杨仝那了。
难道我误会他了?
第331章 小博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