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1章 她写的我[1/2页]

灵案玄机录 一米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雨水顺着铁门边缘滴落,在金属地面上砸出细碎的回响。
     吴悦扶着顾尘一步步退出隔离舱,身后那扇锈迹斑斑的门在无声中缓缓闭合,仿佛从未开启过。
     走廊灯光忽明忽暗,监测仪的警报声早已停歇,只剩下死寂与残余电流的嗡鸣。
     安全屋在地下三层,由废弃防空洞改建而成。
     四壁贴满案件线索、红绳牵连的照片与手写笔记,像一座疯人搭建的祭坛。
     顾尘靠在墙边,呼吸仍不稳,但眼神已恢复锐利,如同刀刃从灰烬中重新磨亮。
     他从怀中取出那滴落在地后被他拾起的暗红液体——它竟未蒸发,反而凝成一颗微小的珠子,悬浮于掌心,泛着金属般的幽光。
     吴悦盯着那东西,眉头紧锁:“这是……血?”
     “不是。”顾尘声音低哑,“是记忆的残渣,或者更糟——是‘书写者留下的墨。”
     他取出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将液体封入其中,又点燃酒精灯,火焰舔舐管壁。
     按理说,任何有机物都会在高温下挥发,可那液体非但不散,反而在受热后缓缓爬升,在内壁凝成一行极细的字迹:
     “W.Y.,第43号备用容器已激活。”
     空气骤然冻结。
     顾尘猛地抬头,目光如钉子般刺向吴悦。
     她正皱眉看着那行字,毫无反应——她没意识到,这串字母是她的缩写。
     但他意识到了。
     他想起三天前翻阅她人事档案时,无意在背面发现的一行铅笔字,字迹潦草,像是被人匆忙写下又试图擦去:“别相信3:42。”当时他以为是笔误或旧记录,未曾深究。
     现在,他冲到电脑前,调取吴悦近七十二小时的行为监控数据。
     指尖在键盘上翻飞,一页页日志滚动而出。
     第一次:凌晨1:17,她在审讯记录边缘写下“3:42”,笔迹生硬。
     第二次:上午9:03,咖啡杯垫上出现同样数字,笔锋微颤。
     第三次至第七次:每一次,那数字都更清晰、更流畅,而她的笔迹……正悄然趋近于他的风格。
     顾尘的脊背窜起一股寒意。
     这不是模仿。
     这是渗透。
     是某种意识正在通过书写,将她的行为模式一点点替换成他的。
     他缓缓抬头,看向厨房。
     吴悦正背对着他泡咖啡,右手持杯,左手握勺,缓慢搅拌。
     动作轻柔,节奏稳定——而就在三天前,她还是右利手,从不用左手碰餐具。
     可顾尘自己,因右臂旧伤,最近才改用左手搅拌。
     这个习惯,他从未告诉任何人。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储物柜前,取出最后半片水晶——母亲临终前塞进他手心的遗物,据说是“能照见真实”的碎片。
     他悄悄碾成粉末,趁她转身之际,撒入她的水杯。
     夜深。
     吴悦睡下后,顾尘戴上特制目镜,启动水晶残留显影程序。
     微光下,枕头下方,赫然压着一张泛黄的儿童画。
     画中,两个孩子手拉手站在一座老式钟楼下,天空飘着雨,钟面停在3:42。
     署名:“悦悦 amp; 小尘”
     日期:1998年8月16日
     顾尘瞳孔骤缩。
     他从未见过这幅画。
     他们从未在童年见过彼此。
     档案显示,吴悦出生在南方城市,而他从小在北方孤儿院长大。
     地理、时间、经历,全部对不上。
     可画纸材质……与他在意识舱深处看到的那份神秘报告完全一致——那种特制的防焚纸,只用于“叙事工程”项目的内部文件。
     这是被植入的记忆种子。
     早在她不知情时,她的过去就被动了手脚。
     而“1998”——正是他母亲死亡的年份。
     顾尘缓缓后退,心脏如被铁索绞紧。
     对方不是想杀他。
     是想用吴悦作为新容器,让她“写”出一个全新的他——一个愿意承认虚假过去的他。
     而一旦她写下“我信任顾尘”,或“我们曾一起长大”,那个虚假叙事就会闭环,现实将被改写。
     他必须反制。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房间。
     顾尘坐在书桌前,当着吴悦的面,提笔写下五个字:
     “我不再信任你。”
     墨迹未干,他便将纸撕碎,扔进碎纸机。
第311章 她写的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