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1章 风水改制草案[1/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保则保,能救则救,这不仅是他的使命——作为《蜂花柬》的传人,守护一方风水本就是与生俱来的责任,师父临终前的嘱托“持柬者,当护一方水土,安一方生灵”犹在耳边——更是他内心深处的信念。
     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让他无法眼睁睁看着它遭受破坏。
     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喝着这里的水,吃着这里的粮,山间的每一条小路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林中的每一声鸟鸣都熟悉无比,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他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如同孩子对母亲的眷恋。
     对生命的敬畏,让他不愿看到草木生灵失去家园。
     那些大树是他的朋友,能与他对话;那些小鸟是他的邻居,每天为他歌唱;每一株小草、每一朵小花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他不忍它们因人为破坏而凋零。
     对传承的坚守,让他希望陈家的智慧与三老太爷的付出得以延续。
     陈家的风水布局是先辈智慧的结晶,三老太爷的守护是人性光辉的体现,这些都不该被遗忘,不该被摧毁,而应被传承下去,让后人知晓前人的努力与付出。
     这些情感都让他无法袖手旁观,必须行动起来,哪怕前路艰难,也在所不辞。
     他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金杏树的清香涌入鼻腔,带着淡淡的苦涩与甘甜,那是阳光与雨露的味道,是岁月与生机的味道,让他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
     一个模糊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成形:首先,要加固五棵大树与柴房之间的气机连接,选取合适的时机,用特制的符咒贴在树干上,再沿根系走向埋下一些辅助引气的玉石,让能量流通更加顺畅;其次,要在柴房周围布下一个简单的防护阵,利用现有的石磨、水井、老树等作为阵脚,借助周围的草木之力,绘制隐形的符文,抵御可能的破坏;最后,要想办法说服村民,通过讲述柴房的重要性、大树的作用、三老太爷的付出,让他们意识到柴房和大树不仅是陈家的财富,也是整个忧乐沟的宝藏,共同参与到守护中来,形成人人守护的氛围。
     他知道,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必然困难重重,会遇到各种阻碍和挑战——商人的利诱、村民的不解、自身能力的不足——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守护这份传承,也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与责任,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能守护好他想守护的一切。
     阳光渐渐升高,透过金杏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邱癫子的身上,温暖而柔和,驱散了些许凉意。
     他睁开眼睛,目光坚定地望向柴房的方向,那里依旧平静,柴房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三老太爷或许正在门口踱步,大树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摆动,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希望。
     他知道,自己的行动,从这一刻便开始了,他深吸一口气,从树上缓缓爬下,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向着柴房的方向走去,向着他的使命走去。
     若是视而不见,无所作为,不仅有损自己的功德,让自己在修行之路上蒙羞,如同洁白的画卷被泼上墨汁,再难纯净——那功德是修行者的根基,如同大厦的基石,根基受损,修行之路便会崎岖坎坷,甚至倒退。
     曾经能轻易感知的山川灵气会变得浑浊,能熟练施展的《蜂花柬》秘术会出现滞涩,指尖凝聚的草木之力会微弱如萤火。
     自己辛苦修行得来的能力也会如潮水般迅速衰退,从巅峰跌落谷底,再难恢复。
     那些曾轻易感知的气场流动会变得模糊,如同隔着磨砂玻璃看世界;曾运用自如的秘术会变得滞涩,仿佛生锈的机械运转艰难,如同锋利的宝剑生锈变钝,失去了往日的锋芒。
     若已经插手却又半途而废,任由其自生自灭,一旦恶果形成,那股负面能量便会反噬自身,如同回旋的利刃,割伤自己的经脉与神魂,甚至会折损自己的寿命,如同在健康的肌体上种下毒瘤,逐渐侵蚀生机,让生命之火提前黯淡,短则损数年阳寿,长则可能危及性命。
     这一点,信与不信,全在个人。
     只是,许多风水师之所以不长寿,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此,他们或是贪功冒进,强行干预不该触碰的气场——比如擅自改动龙脉走向,妄图扭转天定的运势;或是知难而退,在关键时刻放弃责任,见死不救,最终都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在悔恨与病痛中走完余生,临终前往往被自己亲手引发的异象所困扰。
     事已至此,除了对建筑进行有限的微调,比如调整门窗朝向——将东门的朝向从正东微调至东偏南三度,这个角度经过精确测算,能最大

第211章 风水改制草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