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5章 许昌之行[1/2页]

龙吟三国 小川流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邺城的深秋,总带着几分北地特有的肃杀与高远。铜雀台的飞檐刺破湛蓝的天穹,庭园中的梧桐已染就一片灿烂的金黄,而后片片凋零,铺陈在渐趋冰冷的地面上,每一步踩上去,都发出细微而清脆的碎裂声响。
     我独立于庭中,负手望着这片景象,心中却无半分赏玩的闲情。来自南方的驿报,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穿透了千山万水,最终传到邺城,激起滔天巨浪。
     “……赤壁大火……舟船焚毁殆尽……丞相仅引万余残兵,败走华容,已退归许昌……”
     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铁钉,敲入我的骨髓。尽管早已知道历史的轨迹,尽管在曹操挥师南下之时便已预感到这般的结局,但当它如此真切、如此惨烈地呈现在眼前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与宿命般的慨叹,依旧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
     我终究……什么也没能改变。历史的巨轮,依旧沿着它固有的车辙,轰然碾过,留下满地狼藉与嗟叹。那几十万投鞭断流的豪情,那睥睨天下的霸气,最终竟葬送在了长江的烈焰与波涛之中。诸葛亮的风,周瑜的火,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天意……
     “夫君。”一声轻柔却带着明显颤音的呼唤将我从沉重的思绪中拉回。我转过身,只见我的夫人曹宪,正倚在廊柱旁。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湖蓝色深衣,外罩一件月白的薄裘,却依旧显得身形单薄。
     往日里明亮灵动的眼眸,此刻红肿得像熟透的桃子,里面盛满了惊惶、忧虑与无法言说的恐惧。她的脸色苍白,一只手无意识地紧紧护着小腹——那里,正悄然孕育着我们未出世的孩子。
     她快步向我走来,步履竟有些虚浮,险些被地上的落叶绊倒。我急忙上前一步,扶住她冰凉的手臂。
     “宪儿,你怎么出来了?天凉,当心身子。”我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些,却掩不住其中的干涩。
     她的眼泪瞬间决堤,如同断线的珍珠,簌簌而下,紧紧抓住我的衣袖,仿佛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夫君……消息……许昌来的消息……,是不是真的?父亲他……父亲他当真……败得如此之惨?他……他如今怎样了?许昌情况如何?他身边只有万余残兵,若是……若是江东或是刘备那帮反贼趁势追来……我……我好怕……”
     她语无伦次,声音哽咽,巨大的担忧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怀孕初期的她本就情绪敏感,身体不适,如今这惊天噩耗传来,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心中一痛,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感受着她单薄肩膀的剧烈颤抖。我知道,她并非仅仅担忧父亲的权势是否稳固,她更担忧的是父亲曹操本人的安危。
     那是她的父亲,是从小疼爱她、纵容她的英雄。无论曹操在外是“治世能臣”还是“乱世奸雄”,在她心中,首先是一位可能会受伤、会失败、会陷入险境的父亲。
     “莫怕,莫怕,”我轻抚着她的后背,柔声安慰,尽管我自己心中亦是波澜起伏,“岳父大人虽遭新败,但雄踞中原,根基深厚。许昌城高池深,尚有荀彧先生、程昱先生、荀攸先生等股肱之臣坐镇,夏侯惇、曹仁等宗族大将亦在左右(部分可能败归),绝非江东鼠辈可轻侮。刘备、孙权虽胜一阵,然其力已疲,亟需消化战果,短期内绝无北进之力。岳父大人……定是安全的。”
     我的话,一半是分析,一半是安慰。曹宪仰起泪眼婆娑的脸庞看着我:“真的吗?夫君,你不是在骗我?”
     我拭去她脸上的泪痕,郑重地点点头:“自然是真的。岳父大人乃非常之人,必能度此非常之劫。昔年所经历的大风大浪,皆比今日凶险,岳父大人不都挺过来了吗?此番虽损兵折将,然中原根基未动,假以时日,必能重振旗鼓。”
     然而,我的安慰似乎并未能完全驱散她心中的阴霾。她靠在我怀里,声音依旧低回而充

第205章 许昌之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