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汐浅浅一笑,将毛笔搁在笔台上:“去年去江南赈灾,就觉得那批稻种品性极好,特意留了些回来试种。你总说,陛下心里装着39;以粮为根39;四个字,这均田令要推行,没有好种子,百姓就算得了田地,心里也不踏实。”
她起身倒了杯热茶递过去,指尖不经意触到他微凉的手,便顺势多握了片刻:“阿棠,阻力会很大吧?”
陆锦棠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料传过来,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豪强兼并土地,官吏中饱私囊,盘根错节了数十年。但陛下决心已定,我们夫妇,自当全力以赴。”
他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锐光,“只是这次,怕是要让你跟着我受些委屈了。”
杨明汐反而笑了,眉眼弯弯如新月:“嫁给你的时候,就知道你不是个只懂风花雪月的人。你主朝堂吏治,我便守田间地头,正好相得益彰。”
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点狡黠,“再说,我的种苗铺,也该开到江南去了,让那里的百姓瞧瞧,什么叫3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39;。”
陆锦棠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那是对土地和生命的热忱,总能轻易驱散他心头的阴霾。他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颊:“就你机灵。不过说真的,此次南下,万事小心。我已从药局调了些可靠的人手,明面上是协助登记户籍,实则是护你周全。”
“知道啦,陆大人。”杨明汐故作严肃地拱手,“下官定当配合陆大人,将这均田令,在江南扎下根来。”
两人相视而笑,烛光在他们眼底跳跃,将前路的风雨暂时隔绝在窗外。
……
三日后,陆锦棠带着第一批吏员先行南下。杨明汐则留在京城,将普惠园的事务做了细致安排。
普惠园是他们夫妇几年前创办的,收养了些战乱中失去亲人的孤儿,还有一部分是贪污官员的稚子,平日里教他们读书识字,也跟着杨明汐学些农桑手艺。
此刻,园子里最靠里的那块试验田里,十几个半大的孩子正围着杨明汐,看她如何将一粒粒饱满的稻种播撒进整理好的苗床。
“夫人,这稻种看着比咱们去年种的要小些呢。”梳着双丫髻的小丫头春桃蹲在田埂上,手里捧着一小捧种子,好奇地打量着。
杨明汐用带着薄茧的手指捏起一粒,对着阳光:“这叫江南贡稻,看着小巧,却是个顶顶能长的性子。你们仔细瞧,它的胚乳更厚实,只要水土合适,出芽率能到九成以上。”
她将种子放回春桃手心,“记住了,育秧的时候,水不能太深,刚没过种子就行,温度要保持在这...”她捡起根树枝,在泥地上写了个“暖”字,“要像咱们盖着被子睡觉那样暖和。”
孩子们咯咯地笑起来,七手八脚地学着她的样子播撒种子。
杨明汐站在田埂上,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心里暖暖的。这些孩子,曾是流离失所的浮萍,如今在普惠园里扎根,就像这些种子,只要给点阳光雨露,就能顽强地生长。
夜深人静时,杨明汐独自来到试验田旁的
第129章 均田风雨起江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