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1章 羌族释比?地脉爆破[1/2页]

地脉纵横录 等雪的冬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岷江上游的风裹着雪粒抽在碉楼的石墙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陆惊鸿踩着结霜的石阶爬上萝卜寨的观景台,羊皮袄的领口积了层薄冰 —— 这座建在海拔两千米山梁上的羌族古寨像只展翅的雄鹰,七十余座黄泥碉楼沿山脊铺开,每座楼顶的白石(羌族崇拜的圣物)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恰好组成个巨大的北斗七星阵。他怀里的地脉符突然剧烈震颤,齐氏那块刻着潮汐纹的青铜片竟渗出细小的水珠,在掌心凝成个微型漩涡,与脚下岷江的流向完全一致。
     “释比说这漩涡是‘龙脉在喘气。” 格桑梅朵裹紧了藏青色的氆氇披风,她的靴底沾着些灰白色的粉末,是从寨门旁的煨桑炉里带出来的,这种混合了柏枝、青稞的灰烬,只有在羌族重大祭祀时才会使用。“刚才在老释比的经堂,看见《刷勒日》(羌族史诗经书)上画着岷江的走向,像条缠绕在雪山间的巨蛇,蛇七寸的位置正好是咱们脚下的‘龙头坪。” 她指着观景台中央的白石堆,石块间插着三根柏木神杖,杖顶的羊毛彩线在风中纠缠,形成个奇特的结 —— 与阿尼哥派医典里记载的 “锁脉结” 完全相同。
     穿黑色羊皮褂的老释比从碉楼里走出来,手里握着根雕有十二节的神杖,每节都对应着一年中的一个月。老人额头的皱纹里嵌着经年的酥油,腰间的火塘石(羌族释比的法器,据说能镇住地脉煞气)被摩挲得乌黑发亮。“民国二十四年,叠溪海子溃堤前,这里的石头也淌过水。” 释比的汉语带着浓重的羌语腔调,神杖往地上一顿,石缝里立刻冒出股白气,“释比的《刷勒日》里写,岷江的龙脉是‘木姐珠(羌族神话中的女神)的发丝变的,发丝断了,山要塌,水要涨。” 他指着寨后的黑水县方向,那里的天际线泛着诡异的土黄色,“三天前,有穿蓝工装的人在鹰嘴岩钻孔,说是要修‘引水渠,结果夜里就听见山在哭。”
     陆惊鸿掏出杨公盘。当罗盘的铜镜对准鹰嘴岩时,镜面突然裂开细纹,镜底的二十八宿刻度像被揉皱的纸 —— 这是地脉遭受剧烈冲击的征兆。他俯身抓起块碉楼的基石碎屑,在指间捻碎后,发现里面混着些银白色的金属颗粒,用磁铁一吸,竟牢牢粘在上面。“是定向爆破的残留物!” 他认出这是南宫氏常用的 “地脉炸药”,混了稀土矿砂,爆炸时能产生强磁脉冲,专门破坏地脉的连贯性,“他们不是修水渠,是想炸断岷江的龙脉节点!”
     格桑梅朵突然指着寨口的玛尼堆。堆砌的白石中有块明显不属于这里的青灰色岩石,表面布满蜂窝状的孔洞,凑近能闻到股硝烟味。“是‘响岩!” 她在滇西见过这种被炸药震碎的石灰岩,“阿尼哥派的老喇嘛说,地脉气会顺着岩石的缝隙流动,这种多孔岩像海绵一样吸地气,一旦引爆,能让周围三里的地脉气断绝 —— 就像用棉花堵住血管。”
     老释比突然从怀里掏出本泛黄的经书,书页是用桦树皮制成的,上面用朱砂画着幅奇怪的图案:九个白石堆成三行三列,中间的石块上插着根神杖,周围的岷江支流绕成圈。“这是《刷勒日》里的‘九石镇脉阵。” 老人用粗糙的手指点着图案,“大禹治水时,羌族祖先用这阵法锁住岷江的‘地脉龙,现在要再摆一次,不然鹰嘴岩的爆破会引发连锁反应,成都平原都会震。”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着神杖上的刻痕,“但阵眼的‘镇龙石去年被偷了,换了块假石头 —— 那些蓝工装的人,早就动过手脚。”
     陆惊鸿摸出地脉符中的齐氏青铜片。当青铜片贴近那块假石头时,片上的潮汐纹突然变黑,像被墨汁染过。“是南宫镜的‘厌胜石!” 他肯定地说,“石头里嵌着陨铁砂,能吸收地脉气,让阵法失效 —— 就像在药里掺了毒药,看着一样,实则要命。” 他突然想起在壮族铜鼓洞发现的锡铅合金,“他们的手法越来越隐蔽了,先用假物替换镇物,再用爆破彻底摧毁,让地脉回天乏术。”
     格桑梅朵突然

第371章 羌族释比?地脉爆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