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6章 ∶信中的女人[1/2页]

午夜当铺 红帽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坐在书桌前,窗外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风在窗缝间低语,仿佛有人在耳边呢喃。台灯的光晕落在信纸上,泛着陈旧的黄,像是被岁月浸透的枯叶。我盯着那封信,手指微微发颤。它静静躺在桌角,信封泛黄,边角卷曲,像是从某个尘封多年的樟木箱底翻出来的遗物。可我知道,它不是昨天才出现在这里的——它就在我回家时,端端正正地摆在书桌中央,仿佛有人亲手放上去的。
     我深吸一口气,指甲掐进掌心,终于鼓起勇气,撕开了信封。
     信纸是那种老式的宣纸,粗糙而脆弱,展开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枯叶在风中摩擦。字迹是竖排的毛笔字,墨色暗红,不像是普通的墨汁,倒像是……干涸的血。我盯着那行字,心口猛地一缩。
     “晚秋,见字如面。我是你母亲,林素贞。”
     我几乎要笑出声来。母亲?林素贞?我母亲早在我三岁那年就失踪了。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她出门去买药,再也没回来。父亲疯了一样找她,警察搜遍了整条街,连青石巷的每一块砖缝都撬开看过,可什么都没找到。最后,她成了档案里一个冰冷的“失踪人口”,连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留下。我甚至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只知道她爱穿一件月白色的旗袍,喜欢在院子里种茉莉。
     可这封信,却说她是林素贞,死于1987年冬,青石巷37号。
     1987年?那年我才三岁。如果她真的死在那一年,那她的尸体呢?为什么没人发现?为什么这么多年,从没人提起过青石巷37号?
     我继续往下读,喉咙发紧。
     “那夜,我写下七封信,分别寄给七个活人。你是我最后一个收信人。若你读此信,说明前六人皆已暴毙。而你,也将步其后尘。”
     我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脊背,仿佛有谁在背后吹气。我死死盯着那行字,心跳如鼓。暴毙?前六人?这算什么?诅咒?恶作剧?还是某种荒诞的仪式?
     可这字迹……太真实了。每一笔都带着毛笔的顿挫,墨色深浅不一,甚至能看见纸面微微晕染的痕迹。这不是打印,不是伪造,而是真真正正用笔写下的。而且,那墨色……那暗红,像极了血干了之后的颜色。
     我强迫自己冷静,继续读下去。
     “七封信,是‘禁物之典的契约。每一封信,都封印着一个未完成的怨念。收信人若不完成信中所托,七日之内必死。若完成,怨念暂息,但信会再生,寄往下一个命定之人。你若不拆信,可活;若拆,便入局。”
     我冷笑一声,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尖锐。
     “荒谬!谁在这种年代还玩这种把戏?”
     我一把将信纸揉成一团,狠狠扔进垃圾桶。动作干脆利落,仿佛这样就能把刚才的恐惧也一并丢掉。我站起身,快步走到窗边,拉开窗帘,让冷风灌进来。我想清醒,想驱散这荒诞的幻觉。可就在我转身的瞬间,垃圾桶里传来一声极轻的“沙”。
     我僵住了。
     垃圾桶里,那团被我揉皱的信纸,正缓缓展开。
     像有无形的手在抚平它。
     宣纸一寸寸摊开,墨迹在昏黄的灯光下重新浮现。而就在最后一行字的下方,多了一行新的字迹——依旧是竖排,依旧是暗红色,可那字,我从未见过:
     “你已拆信,时限开启。第一日。”
     我猛地后退,撞上了书桌,台灯“哐当”一声歪倒,光晕在墙上剧烈晃动。我的心跳几乎要冲破胸腔,手指冰凉,呼吸急促得像是被人

第236章 ∶信中的女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