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章 文明之核全球巡展[1/2页]

我来现代当明星 蜗牛涂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巴黎的晨光透过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洒在苏明远略显苍白的脸上。他站在展厅中央,望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安置祭天台复刻浮雕,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悸动。作为明代状元,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代表中国文化,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苏先生,这是今天展览的流程。”年轻的女翻译将日程表递给他,眼中带着几分崇拜,“您的法语演讲部分需要我再帮您练习一下吗?”
     苏明远微微摇头:“有劳关心,但我想用自己的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即便不够流利。”
     他走到那面复刻的祭天台浮雕前,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云雷纹。这些纹路让他想起岳承宗捐赠的那柄青铜剑,想起地宫中那些沉默的文物,想起穿越数百年来到这个世界后所经历的一切。
     展览正式开始后,人流如织。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在展品前驻足,发出阵阵惊叹。苏明远用他苦练多时的法语,向观众讲解着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些云雷纹,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他站在浮雕前,声音沉稳而清晰,“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象征着文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就在这时,他看见人群中有人举起一把中国折扇——那扇面上的题字,分明是他穿越初期参加《全民偶像》时留下的墨宝。执扇的是一位华人姑娘,眼中含着激动的泪光。
     苏明远心中一颤。那段他试图遗忘的“偶像”经历,如今看来竟像是命运的铺垫,让他学会了如何面对镜头,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在这个陌生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当地策展人杜邦先生走上前来,接着他的讲解:“正如苏先生所说,这些纹路在法语里我们称之为‘Le souffle des siècles——世纪的呼吸。它们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文明。”
     “世纪的呼吸...”苏明远喃喃重复着这个美丽的译法,忽然感到眼眶发热。是啊,文明不就是一代代人延续的呼吸吗?从他所在的大明,到如今的现代中国,再到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明的呼吸从未停止。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展厅里,气氛又与巴黎不同。这里的参观者更加直接,问题也更加多样。
     一位华裔少年在一件青铜农具前驻足良久,终于鼓起勇气问:“这和我爷爷在广东用的犁好像!为什么几千年前的农具和现代的这么相似?”
     苏明远蹲下身,与少年平视:“因为无论古今中外,人类对土地的敬畏都是相通的。春播秋收,依赖大地养育生命,这份感悟跨越时空,连接着每一个农耕文明。”
     少年眼睛一亮:“就像我爷爷说的,土地记得所有播种和收获的人?”
     “正是此理。”苏明远微笑点头,“文物不只是过去的遗存,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你爷爷的智慧,与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并无二致。”
     展览期间,苏明远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深夜布展后,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文化见解。
     “苏先生,您如何看待文化全球化与本土保护之间的张力?”一位英国策展人问道,手中端着红酒。
     苏明远沉思片刻,缓缓道:“全球化不应是文化的同质化,而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互鉴。譬如茶树原产中国,却在不同土壤中生长出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文明如是,既需扎根本土,又当拥抱交流。”
     他的话通过翻译传达后,引起在座学者的阵阵掌声。苏明远心中感慨,若在明代,这样

第11章 文明之核全球巡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