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1章 从百姓口中了解情况[1/2页]

很平凡的一生吧? 莲花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午时时分,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小的馄饨摊子面前,其中一个女子对摊子老板说:“老板,来五碗馄饨。”
     老板一听女子的口音,手里的铜勺顿了顿,笑道:“好勒,五碗馄饨!咦,小姑娘这口音,听着不像我们大同府的,倒像是…… 南边来的?”
     女子拢了拢鬓边的碎发,浅笑道:“大叔好耳力,我是南京来的。”
     “南京?” 老板手里的勺子在滚水里搅了个圈,眼睛亮了,“是商丘那个龙兴之地的南京吧?听说那里的城墙都是当年太祖爷亲自监造的,砖缝里都嵌着糯米汁呢!”
     女子眼里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头:“正是。家父在应天府衙当差,这次是随他来大同公干。”
     老板哈哈笑起来,往沸水里撒了把翠绿的荠菜:“难怪听着亲切!我们这摊子上有个帮工,就是从商丘逃荒来的,说你们那儿的胡辣汤,比大同的羊汤还要够劲。” 他用漏勺捞起馄饨,分装在粗瓷碗里,“小姑娘是跟着家里大人来做生意的?我们大同现在可是热闹,南来北往的商队,一半是从你们商丘那边过来的。”
     女子接过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大叔真厉害,一眼就猜着了。家父确实想看看大同的商路,说是要效仿这里的法子,在商丘也开几处货栈。”
     老板往碗里淋了勺红油,语气里带了些感慨:“还是你们龙兴之地的人有见识。不像我们这些逃难的,当年从江南跑到五台县,又从五台县挪到大同,能有口热汤喝就知足了。”
     为首的男子这时开口,声音温和:“老板倒是识人,听口音就知道来历。”
     老板擦了擦手,往炉膛里添了块煤:“做买卖的,练的就是耳朵。商丘来的客官说话带点尾音,像唱戏似的,跟金陵那边的软语可不一样。” 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你们南京的夫子庙,每月初一都要摆百家宴,不论官民都能坐一块儿吃碗面,是真的吗?”
     女子刚要答话,旁边的男子轻轻咳嗽了一声。她便转而笑道:“确有其事。不过比起那些,我倒觉得大同的馄饨更合胃口,这荠菜馅儿鲜得很。”
     老板被夸得眉开眼笑,又往灶上添了瓢水:“这是前儿个刚从城外菜园收的,李知府说要多种些时新菜,让咱们冬天也能吃上鲜的。”
     男子望着蒸腾的热气,忽然问:“听老板的意思,是在多处待过?”
     老板的笑容淡了些,用铜勺敲了敲锅沿:“可不是嘛。当年方腊作乱,江南待不住,一路往北跑,先到了五台县。那时候李知府还在那儿当知县,给我们分了地,本想安安分分种一辈子田……” 他叹了口气,“后来李知府挪去大同,新来的知县是个老夫子,说我们这些‘流民商户不配占地,把地收了不说,连好不容易上了的户籍也给销了。”
     男子皱了皱眉:“朝廷向来重农抑商,也是怕商贾兼并土地。”
     “ 兼并土地的是那些囤粮的大掌柜!” 老板猛地提高了声音,又赶紧压低,“八大商会的人住着砖瓦房,我们卖碗馄饨倒成了‘莠民?李知府在的时候总说,谁让百姓活得踏实,谁才是正经官。他还说……” 老板顿了顿,嘿嘿笑了,“他说自己就一条命,要是做不好知府,我们拿刀子捅他都活该。”
     男子先是一怔,随即朗声笑起来:“好个‘一条命的知府!倒真是性情中人。”
     老板正要接话,忽然瞥见那点餐的女子正拿着支竹笛,指尖在笛孔上轻轻摩挲,便打趣道:“这位小姐不趁热吃,倒玩起笛子了?是等着给心上人吹曲儿呢?”
     女子脸颊微红:“不过是路上买的玩意儿,大叔别取笑我了。”
     日头爬到头顶时,馄饨摊的白汽裹着荠菜香漫了半条街。穿锦袍的男子用骨瓷汤匙轻轻拨开碗里浮着的红油,目光越过鳞次栉比的青砖小楼,落在西南角那片蜷曲如灰鼠的矮屋上 —— 那边的茅草顶在正午日头下泛着枯槁的光,与周围琉璃瓦的亮堂格格不入。
     “老板,” 他指尖叩了叩粗瓷碗沿,声音里裹着点漫不经心的探究,“这城像块新裁的锦缎,偏那角打了补丁似的,倒是稀罕。”
     正用铁铲翻搅炉膛的老板直起身,黧黑的脸上沾着煤灰,眼角笑出几道深纹:“客官好眼力!那片啊,是人家自个儿选的窝。” 他往灶里添了块黑煤,火星子 “噼啪” 溅在青砖地上,“就像有的人爱啃窝窝头,有的人馋白面馍,拦不住嘛。”
     男子眉峰挑得更高了,汤匙在碗里转了个圈,混沌皮裹着的荠菜馅在汤里浮沉:“总不能是心甘情愿住茅草棚吧?里头定有猫腻。”
     老板往围裙上蹭了蹭油手,忽然凑近了些,声音压得像蚊子哼:“猫腻?那可大了去了!瞧见没?” 他下巴朝那边努了努,一道歪歪扭扭的篱笆墙正趴在屋宇间,“里头那个姓张的,张茂,把那儿当成自个儿的土皇帝殿了。”
     他忽然往地上啐了口唾沫,铁铲往灶台上一拍:“前两年李大人带着兵丁围了三圈,刀都出鞘了!只要里头有人喊一声‘救命,姓张的立马就得跪。可你猜怎么着?连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愣是没人吭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旁边穿月白衫的女子捏着汤匙的手指紧了紧,鬓边银钗随着歪头的动作轻轻晃动:“为何?难道他们不怕张茂?”
     “怕?” 老板抓起铜勺往沸水里一搅,馄饨在滚汤里翻起白肚皮,“可更怕坏了规矩。” 他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李大人常说,咱这大同府是‘王法说了算。当初进城时就立了铁规矩:百姓不求,官府不闯。总不能拿刀子逼着人家喊冤吧?”
     男子望着那片矮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的冰裂纹:“这么说,那地方倒成了没王法的地界?可我瞧着人来人往的,倒比别处还热闹。”
     “哪能没王法?” 老板捞出馄饨,往碗里浇红油时手一抖,艳色的油花在汤面绽成朵花,“人家有自个儿的约法三章:杀人偿命,欠债扒皮,偷东西断指。地也分了,税也交了,就是那篱笆门,得看姓张的脸色开。”
     “两套王法?” 男子的声音里淬了点讶异,汤面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
     “可不嘛!” 老板把碗往桌上一搁,瓷碗与木桌相撞发出 “当啷” 一声,“城门钥匙在李大人手里攥着呢,姓张的插不上手。所以啊,里头赌场、高利贷、赃货铺子扎堆,倒成了见不得光的买卖窝。” 他忽然朝那边啐了口,“脏得很!”
     “李知府就眼睁睁看着?” 男子握着汤匙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
     “咋没管?” 老板往炉膛里塞了把干柴,火苗 “腾” 地蹿起半尺高,映得他脸膛发红,“去年冬里都备好家伙了,可里头还有百十来户老实人呢。大人说,百姓得自个儿愿意往外走,不然咱硬闯进去,倒成了仗势欺人。”
     “他是知府!” 男子猛地将汤匙往桌上一拍,瓷碗震得汤汁溅出,在

第731章 从百姓口中了解情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