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请诸位看官且将时光倒转,回到那风云激荡的十月。
     柴桑府陷落的急报传入京师时,贤丰帝正倚在储秀宫的软榻上。
     一个小太监捻着银签,正拨弄鎏金烟灯里的膏脂。青烟袅袅,他的面容朦胧一片。
     唯有那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在灯火下泛着迷离的光。
     安德海跪在帘外,战战兢兢地念完战报。
     殿内霎时静得只剩灯芯爆裂的轻响。
     “万里长江……只剩镇江到松江府这一小段了?”贤丰的声音极轻,像是自言自语。
     他忽然抬手,将烟灯狠狠掼在地上!
     “传旨——”
     瓷片飞溅的脆响中,贤丰的声音陡然拔高,显得有些凄厉。
     “追封柴桑守将王贵为从一品提督,赐谥‘忠烈,子孙世袭四品骑都尉!其余殉国官员,一律厚恤!”
     说罢,他甩袖转身,再不发一言。
     接下来的三日,储秀宫的宫门紧闭如铁。
     奏折堆积如山,贤丰却连看都不看。他只一味沉溺在袅袅青烟里,仿佛外头的烽火连天,不过是一场荒唐大梦。
     到了第四天,首席军机大臣肃顺、怡亲王、恭亲王等重臣联名上奏,说有紧急国事,请皇上召见。
     贤丰躲不下去了,只得在10月8日,于狭小的军机处值房召见肃顺、怡亲王、恭亲王、郑亲王、穆荫、杜翰等七八位重臣。
     “诸位爱卿,这两日朕身子不适。前番让你们议的事,可有结果了?”
     贤丰坐在逼仄的值房里,目光扫过下方肃立的群臣。龙袍的明黄色,在昏暗的屋内显得格外刺目,衬得他面色愈发青白。
     出人意料的是,素来雷厉风行的肃顺竟沉默不语。
     这位首席军机大臣眉头紧锁,目光死死钉在地上,仿佛那青砖里藏着救国的良方。
     殿内落针可闻。
     大青的江山,此刻正如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被天国与西军沿长江生生劈成两半。
     南方诸省孤立无援,增兵唯有两条路——要么从尚未沦陷的松江府绕道闽浙,要么冒险走海路。
     而西贼攻势如潮,失地陷城不过是早晚的事。
     更可怕的是,带嘤、弗朗西、米国的战舰已在东海游弋,炮口森然;
     北方的毛熊更是蠢蠢欲动,黑龙江畔早已冒出成群冒险家的影子。东北地广人稀,朝廷鞭长莫及。
     当真是“生死存亡之秋”!
     贤丰指尖敲着扶手,一声比一声急切。
     他前几日明明下了严旨,要这群重臣拿出对策,如今却个个装聋作哑?
     “皇上,臣有本奏。”
     一道清朗的声音忽然划破寂静。
     年轻的恭亲王奕欣越众而出,撩袍跪地,将奏章高举过顶。小太监忙接过,呈至御前。
     贤丰展开奏折,瞳孔骤然一缩——
     
     恭亲王奕欣谨奏,为沥陈时务刍言以救危局事。
     臣奕欣跪奏,泣血顿首:
     呜呼!神州陆沉,皇舆板荡,此正我大青存亡绝续之秋也。
     夷氛炽于海疆,逆焰燃于腹地,天下糜烂已极。
     每览疆臣奏报,见城池陷没、生灵涂炭之状,臣未尝不椎心泣血,仰天长叹。
     若犹执34;以不变应万变34;之陈言,臣恐不出三载,宗庙丘墟,而圣清之祀绝矣

第390章 奏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