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议事厅内,茶香萦绕。
     李竹青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送入每个人耳中。
     “大王,诸位同僚,”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继续道:“沪城与港岛传来确切消息。李绍荃的淮军正不惜血本,大批购入西洋枪炮。”
     “不仅如此,他们更以重金延聘洋人教官,专司操练西洋战法。”
     抬眼扫过众人,李竹青嘴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如今租界里,咱们的人忙着招工、购置设备,淮军则一心扑在军火和洋教头上,倒成了两不相干的奇景。”
     “不得不承认,”他语气转沉,“淮军装备之精良,已远超青庭治下其他兵马。”
     “李绍荃此人,仗着两淮盐务的滚滚财源,早在青庭中枢察觉前,便铺开了自家练兵的路子。”
     上首的萧云骧听罢,只轻轻摆手,神色波澜不惊。
     “强军之道,在于士卒战技娴熟,知晓为何而战;在于将帅指挥若定,体恤士卒。光靠武器堆砌,成不了气候。”
     声音平稳笃定,“淮军的动静,无需过虑。”
     他端起茶盏啜饮一口,目光转向李竹青。
     “倒是英、法租界内,军情局的明暗据点务必加倍小心。眼下虽无事,若真到撕破脸皮那日,人员须能即刻隐匿或从容撤出,切莫因疏忽,徒增牺牲。”
     李竹青面色一肃,抱拳应道:“大王放心!各处已严令戒备,预案亦反复推演,定保周全!”
     待李竹青落座,曾水源缓缓起身。他面容圆润,举止从容。
     “大王,诸位,”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这段时间,随着秩序安定,流民涌入,那些曾遭战火荼毒的地方,正慢慢恢复生机。”
     “西王府推行常平仓制:丰年广纳余粮,既保农人收益,又充盈府库;待到青黄不接或粮价腾贵之时,便开仓平粜,稳住市价。”
     “工商百业,亦是蓬勃。江城有家纺织工坊,引进西洋走锭精纺机与斜纹织机,聘洋技师指导,如今已能织出质地紧密、纹路清晰的斜纹粗棉布,即所谓‘牛仔布。”
     他顿了顿,“西军后勤部门已着手接洽,预备试制一批结实耐磨的军服来。”
     “而这工商兴旺,最直观的印证,”曾水源声音不自觉地拔高,带着自豪,“便是西王府下半年的商业税课收入,首次超越了田赋正供!”
     然而,蓬勃之下亦有隐忧。
     他脸上光彩稍敛,语气转沉:“不过,新近涌入的流民,也给江城带来一场时疫。”
     他解释道,此番从中原逃难而来的大批流民中,携有病源。
     西王府专设的防疫司反应迅捷,在医学院师生的协助下,很快查明时疫传播途径——正是被污染的饮水与污物。
     幸好官府当机立断,调集人力物力,仿照军中处置大疫规程,对病患分级隔离。同时,发动全城力量,反复消毒清洁饮水源,对污秽粪便施行严格集中清运。
     曾水源深吸一口气,“经此一役,营建专门的城市排污沟渠系统,也已提上日程。”
     说到最后,他仍心有余悸,“幸而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定了定神,他神色转为复杂:“这第三件,便是与带嘤、米国那两家铁路公司周旋的经过。”
     “带嘤和米国前段派人来谈,对咱们的铁路项目兴趣浓厚。其中带嘤的大西部铁路公司,更已派人,前去勘探蓉渝铁路路线。”
     话锋一转,曾水源眉头微蹙:“可就在最近,他们突然变卦。借口‘技术难度过高,远超预期,竟将勘探人员一股脑全撤走了。”
     一直静听的萧云骧闻言,哂笑一声:“这哪是技术难度?分明是战鼓将擂,急着收拢自家人罢了。”
     “大王洞若观火!”曾水源朝萧云骧微笑,“他们那套说辞,我自然不信。后来寻机与其主事人推心置腹,深谈一番。”
     他双手一摊,“果然!是其政府强令

第398章 进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