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身上了!”
有了林轩的“尚方宝剑”和充足的“粮草”,李志远立刻开始了“招兵买马”和“扩充军备”的行动。
一场针对全球顶级EDA人才的“挖角”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启明芯的HR团队和合作的顶尖猎头公司,将目标锁定在了Cadence、Synopsys、Avant!、Mentor
Graphics等EDA巨头的核心研发部门,以及斯坦福、伯克利、CMU、UIUC等大学里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顶尖教授、博士后和博士生。
启明芯开出的条件极具诱惑力: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待遇;与公司未来高速增长紧密挂钩的、可能带来惊人回报的期权激励;参与开发下一代EDA核心技术、挑战行业巨头的激动人心的事业机会;以及林轩这位“技术先知”亲自指导和充分授权的工作环境。
这些条件,对于那些在巨头公司内部可能感到论资排辈、创新受限,或者在学术界渴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顶尖人才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短短几个月内,捷报频传:
一位曾在Synopsys负责Design
Compiler核心算法优化多年的资深架构师,被林轩亲自出马(利用其对逻辑综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预判)成功“忽悠”加盟,将负责“盘古”逻辑综合引擎的研发。
两位在形式验证领域享有盛誉的欧洲大学教授(通过学术会议联系),同意接受启明芯的邀请,担任项目顾问,并推荐了几位他们最得意的博士生加入团队。
数位在Cadence或Avant!负责布局布线核心算法或软件架构的资深工程师,也被启明芯优厚的待遇和“改变世界”的愿景所吸引,选择跳槽加入李志远的团队。
一批来自全球顶尖大学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应用数学系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更是将启明芯视为他们职业生涯的最佳起点。
一时间,启明芯的“盘古”EDA团队如同滚雪球般迅速壮大,从最初的十几人,快速扩张到了近五十人的规模!而且,这五十多人几乎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在算法、软件工程或半导体物理领域拥有深厚功底的精英!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技术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工作经验,为“盘古”项目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人才到位的同时,硬件资源的投入也毫不吝啬。赵晴鸢亲自批准了一笔数百万美元的预算,用于采购当时最顶级的Sun(升阳)、HP(惠普)和DEC
Alpha系列服务器和工作站,在启明芯总部的数据中心里,搭建起了一个专门用于EDA研发和大规模仿真的、拥有数百颗CPU核心、总内存容量达到TB级别(在当时是天文数字)的超级计算集群!这个集群的算力,甚至超过了香港某些大学的整个计算机中心!
“我们要用最好的武器,武装我们最聪明的头脑!”林轩在计算集群启用仪式上说道。
有了顶尖的人才和强大的计算平台,“盘古”EDA项目的研发速度,如同按下了加速键,开始一日千里地向前推进。
PR引擎在持续优化,不仅能处理更大规模的设计,而且开始集成更复杂的时序、功耗和信号完整性优化功能。逻辑综合引擎的核心算法框架也已搭建完成,开始进行初步的原型验证。STA和形式验证的预研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李志远带领着这支兵强马壮的“EDA军团”,意气风发。他知道,他们正在从事的是一项极其艰难、但也极其伟大的事业。虽然距离真正打造出能够全面取代商业工具的自主EDA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已经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坚实、也最关键的一步。
而林轩,看着“盘古”团队日益壮大、成果初现,心中更是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他知道,当“盘古”这柄“开天神斧”真正锻造成型之日,就是启明芯彻底挣脱束缚、在全球“芯”海中纵横捭阖之时!
第105章 “盘古”加速 - EDA军团扩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