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8章 贾诩的“胜利”?新的乱世格局[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洛阳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王允的鲜血还未干涸,吕布的马蹄声犹在耳边回响。
  但当我将所有碎片化的信息拼凑起来,冷静地复盘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时,一个名字,如同隐藏在幕后的巨大阴影,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令人胆寒
  ——贾诩,贾文和!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惊天动地的诛董政变,以及随后引发的李傕郭汜之乱,最大的“胜利者”,或许并非王允,也非吕布,甚至不是李傕郭汜本人,而是这位自始至终“消失”在台前的“毒士”
  ——贾诩!
  我的推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整个事件逻辑链的分析:
  预见与脱身:
  以贾诩的智谋和信息渠道,他不可能对王允等人的诛董密谋一无所知。但他没有选择阻止(或许他认为董卓已是冢中枯骨,或阻止的风险太大),也没有选择直接参与(不符合他明哲保身的原则)。
  他最有可能做的,是冷眼旁观,并提前为自己和凉州军集团的未来铺好后路。
  他在事发前的“消失”,很可能就是最明智的脱身之举,完美地避开了政变成功后的清洗和失败后的连坐。
  煽动与整合:
  王允对凉州军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无疑是愚蠢的,但也恰恰给了贾诩最好的机会!
  他必然利用了凉州军将士们对被清算的恐惧和对王允的愤怒,在幕后穿针引线,将原本一盘散沙、甚至互有矛盾的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迅速整合起来,并为他们策划了“清君侧”的反攻大计!
  可以说,没有贾诩在幕后的煽动和策划,李傕郭汜未必有胆量和能力如此迅速地组织起反扑。
  借刀杀人,清除障碍:
  贾诩是否也乐于看到王允和吕布这两位诛董的“功臣”最终败亡?
  极有可能!
  王允代表着传统的士大夫势力,与凉州军有着天然的对立;而吕布勇而无谋,反复无常,更是一个难以掌控的巨大威胁。
  借李傕郭汜之手,除掉这两个最大的障碍,无疑最符合贾诩以及他所依附(或者说想要掌控)的凉州军集团的长远利益。
  掌控傀儡,攫取实权?:
  李傕、郭汜等人虽然手握重兵,但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且内部矛盾重重。
  贾诩在他们成功夺取长安(或洛阳)后,凭借着“定策之功”和过人的智谋,很可能会成为他们实际上的“大脑”和“隐形操控者”!
  他可以利用李傕郭汜等人的武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同时又将他们推到前台,承担所有的骂名和风险。这正是贾诩最擅长的生存之道!
  可以说,贾诩以最小的代价,几乎是“不沾片叶”,就成功地颠覆了王允的新政权,将凉州军这股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重新整合起来,并很可能成为了这股力量幕后的实际操控者!
  这场看似是王允与董卓、后来是王允/吕

第108章 贾诩的“胜利”?新的乱世格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