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1章 袁强曹弱?表象之下[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分析室内的空气,比昨夜更加凝重。烛火跳跃,映照在墙壁悬挂的巨大中原堪舆图上,袁、曹两军的势力范围用不同颜色的朱砂醒目地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代表着已知的兵力部署、粮仓位置、关隘要塞。任何人,只要稍有军事常识,第一眼看到这图,都会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袁强曹弱。
  石秀,我最得力的助手之一,这位昔日的绿林好汉,如今已是玄镜台外勤的骨干,他刚刚风尘仆仆地从外面核查情报回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他指着堪舆图上代表袁绍势力的那一大片区域,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主公(指陆昭),我们各路‘探针反馈回来的信息,汇总来看,袁绍军的声势确实浩大。冀、青、幽、并四州之地,人口稠密,物产丰饶。单是此次南下的兵力,号称七十万,就算刨除虚报和民夫,精锐甲士恐怕也在二十万以上,数倍于曹军。前线营寨连绵百里,旌旗蔽空,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天文数字,但从我们截获的部分袁军粮单和后方转运情报看,似乎……供应还算顺畅。”
  他顿了顿,补充道:“相比之下,曹军那边,正如您昨夜分析的,虽然前线还能维持,但后方兖、豫之地的压力,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显现出来。单从账面上看,袁绍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貂蝉坐在一旁,她面前摊开的是几份关于袁绍集团内部人事关系、以及近期邺城高层动向的密报。她并未像石秀那样聚焦于冰冷的数字和物资,而是轻声道:“石大哥所言,是战场上的‘硬实力对比。但这些日子整理的情报中,妾身留意到一些……不太和谐的音符。”
  她纤细的手指点在一份报告上:“这份来自邺城‘鸣蝉(女性线人代号)的报告,提到审配与逢纪两位大人,近来在粮草调配和城防事务上屡有争执,言辞激烈,几乎闹到袁公面前。还有这份,是关于大将颜良、文丑在前线的,似乎有些恃功自傲,对军师(指沮授、田丰等人)的节制,不甚听从。”
  我点了点头,示意他们继续。我的目光,却早已越过了堪舆图上那庞大的红色区域,投向了更深邃的、无形的层面。
  是的,表面上看,袁绍占据了天时(挟四州之地,士气正盛)、地利(兵力、资源远超曹操)、甚至部分人和(士族豪门多有依附)。情报汇总的结果,也清晰地指向了这一点。任何一个客观的分析师,依据这些信息,都会判断袁绍胜算极大。
  然而,我的直觉,或者说,那些偶尔闪现于脑海、模糊不清的“历史碎片感”,却在不断发出警报。这种感觉很奇特,并非清晰的记忆,更像是一种对特定模式的熟悉感——一个庞大、强盛,但内部结构松散、核心领导存在致命缺陷的巨人,最终轰然倒塌的模式。
  “袁绍此人,”我缓缓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目光扫过石秀和貂蝉,“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他的言行、决策的情报。你们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石秀想了想,有些犹豫地说:“袁公……出身四世三公,名望极高,礼贤下士,颇有雄主之风。只是,似乎……决断之时,常有迟疑?”他用词很谨慎,显然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
  “不止是迟疑。”我摇了摇头,“是‘好谋无断,色厉胆薄。他喜欢听取各种计策,显得从善如流,但真正到了需要拍板决策的关键时刻,却往往犹豫不决,被不同意见反复拉扯,错失良机。而且,他看似宽宏大度,实则内心猜忌,尤其对那些真正有才干、敢于直言的谋士,如田丰、沮授,虽用之,却不能尽信,反而更偏爱那些阿谀奉承、善于揣摩他心思的,如郭图、审配之流。”
  我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这种性格,反映到他的统治集团内部,会造成什么后果?”
  貂蝉冰雪聪明,立刻接口道:“主公的意思是……派系林立,内耗严重?”
  “正是!”我肯定道,“袁绍麾下,大致可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是以田丰、沮授为代表的‘河北本土谋士集团,他们更注重长远战略,行事稳健,但性格耿直,不

第291章 袁强曹弱?表象之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