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青禾站在城门楼高处,向女匠队比出掷击手势。「铁蒺藜,投!」数百枚铁蒺藜裹着引燃的棉油滚入街道,叛军靴底的劣质硫黄遇火即燃,顿时鬼哭狼嚎。而明军「飞镰服」内衬的防铅布由尚工局特制,火苗触之即灭。宁王亲兵撕扯着火的甲胄,露出内衬「十」字暗纹,神锐铳手趁机齐射,铅弹精准穿透他们的咽喉。
  巳时,赣江江心漂满「十」字旗残片。王守仁用佩刀挑开一门炸膛的明军火炮,炮管内壁黏着未燃尽的松烟墨:「果然是宁王细作所为。」刘养正踉跄着跪下,验铅锤从手中滑落:「卑职错信晨间验铅,未遵《规》移至烘炉……请大人治罪。」
  青禾拾起断锤,望向远处正在收殓的明军遗体:「《尚工局验器规》早有警示:雾天验铅需烘炉去湿。你因循躁进,致此疏漏。」她转向王守仁,「然非贪腐之罪,可允其将功补过。」最终,刘养正被革职编入匠籍营,责令每日在烘炉前研习改良验铅之法——需先以炭火烘干铅杂,再以磁石分筛,直至无硫黄残留方为合格。
  江畔,刘养正抚摸着叛炮残片上密集的砂眼,忽然捶地长叹:「宁王以次充好,吾又何尝不是以简代繁?」他扯下腰间残牌,在「工禾」纹旁刻下「雾验之误」四字。三日后,尚工局颁布新令:增设「复勘司」专查验器疏漏,所有验铅需双人三检,烘炉去湿为必行之序。
  南京午门的「工器警示碑」落成时,刘养正的验铅锤残件与宁王的「十」字锈纹并列嵌入碑身。工匠们在碑侧刻下一行小字:「雾天验铅,必烘必慎;技术之道,唯细唯诚。」往来匠人路过时,总能看见碑面映着火光,似在警示:即便是细微的技术疏失,亦可能酿成血光之灾。

第74章 宁王败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