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腰间的「火德」纹雷不再装填火药,而是改作信号弹,青色烟雾升起时,满剌加湾的巡逻舰队会在半个时辰内抵达。
泉州港的干船坞内,六艘「玄武级」战舰正在下水。这些船身覆着鲨鱼皮的巨舰,船头铁锚雕像不再是装饰——巧妃受朱瑢「海螺尾巴」启发,将螺旋桨(璇玑螺刃)藏在锚链下方,既减少阻力又可在浅滩伪装成普通福船。「看,」巧妃指着甲板下的齿轮组,「转动这个「工禾」纹把手,能切换螺刃的三种转速。」
红衣大炮的改良进入第三阶段:炮管采用「夹钢法」铸造,内膛刻螺旋膛线,射程从八百步提升至一千二百步。青禾设计的「链式弹」可发射铁锚形霰弹,爆炸时如锁链开花,在佛郎机人眼中,这仿佛是「火德星君掷出的锚链」。
海军战术手册新增《星夜水战篇》:当磁星盘因阴雨失灵时,水手需根据朱瑢绘制的《南洋星图》辨别方位——每个星座对应不同的舰队阵型,如「苍龙摆尾」对应追击,「玄武龟甲」用于防御。铁锚堂的银哨声也有了新含义:三长一短代表「按北斗七星阵集合」,急促短哨则是「释放火德烟雷」的信号。
在满剌加建立的「工器水师基地」,有专门的「锚链工坊」和「火药房」。匠户们用当地椰子油保养火铳,用珊瑚砂打磨炮管,巧妃甚至开发出「椰壳验硫片」——将桑皮纸浸在椰汁与硝石混合液中,遇硫显紫红色,比传统验硫片更适应南洋湿热气候。
第91章 整军经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