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器三十七年冬,莫斯科公国的「齿轮哥萨克」骑兵在喀尔巴阡山脉的针叶林里疾驰,马掌镶嵌的防铅橡胶垫与冻土摩擦发出沉闷的轰鸣。当奥斯曼「曼陀罗毒雾」如绿色瘴气从山谷弥漫而来时,哥萨克们立即展开马鞍后的橡胶帷幕——这是工器监改良的「防铅滤毒帘」,夹层中的咖啡渣炭层能吸附60%的铅毒颗粒。
「报告大公,」先锋官伊凡·米哈伊洛维奇勒住战马,护目镜上的验铅试纸显示毒素浓度下降,「毒雾被防线前的橡胶帷幕削弱!」他指向远处的木制棱堡,墙体由橡胶乳液混合火山灰夯筑而成,表面密布蜂窝状气孔,内置的硫磺熏蒸器正喷出白色烟雾,与毒雾中的铅化合物发生中和反应。
工器监技术修士尤里·谢洛夫正在布加勒斯特城头调试「防铅喷雾器」。他转动蒸汽阀门,将罗马尼亚橡木蒸馏的防雾剂通过青铜管道喷向空中,液体在气压作用下形成细密水雾,与毒雾接触后凝结成无害的铅盐晶体。「看,」他对伊凡四世的使臣展示集尘罐,「我们用橡胶管道输送防雾剂,比传统水车效率高三倍。」
阿里·本·哈桑的驼队载着防铅水车穿越汉志沙漠,每辆水车的木质齿轮都经过硫化处理,可抵御风沙侵蚀。当驼队抵达幼发拉底河时,工匠们迅速组装起橡胶坝,通过蒸汽泵将河水引入防铅灌溉渠——渠壁内衬三层橡胶,可防止铅毒渗透。
「按大明工器监的设计,」阿里擦拭着水车轴承,「灌溉渠每隔十里设沉淀池,内置铅玻璃滤网。」他指向远处的绿洲,新栽种的椰枣树周围环绕着橡胶防根腐环,「这些环能阻断铅毒从土壤进入根系。」
在波斯湾畔,阿里的部落联军依托橡胶坝修建「防铅要塞」,用蒸汽动力的绞盘升降吊桥。当奥斯曼骆驼商队试图穿越美索不达米亚时,要塞的青铜火炮突然开火,实心铅弹精准击中商队的铅玻璃容器,剧毒物质泄漏后被预先铺设的硫磺沙层中和。
维也纳近郊的「工器福音教堂」内,牧师敲响青铜机械钟,钟声与远处多瑙
第304章 穷途末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