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跨时空伏笔
第一章
金属氢之秘
深海异宝
2024年南海,台风"螭吻"掀起数十米高的巨浪,仿佛要将整片海域吞噬。赵莽握紧手中改良后的戚家刀,17°弧度的刀刃在闪电照耀下寒光凛凛。作为考古打捞队的队长,他带领队员在惊涛骇浪中艰难作业,目标是打捞一艘明代沉船残骸。
狂风呼啸,暴雨如注。突然,赵莽的目光被一道奇异的反光吸引。在翻滚的浪涛中,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碎片正随着水流沉浮,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在黑暗的海面上格外显眼。他迅速伸手抓住,入手的触感冰凉而沉重,完全不似普通金属。
"队长,这是什么?"队员小陈凑过来问道。赵莽摇摇头,将碎片小心收好:"先带回船上检测。"回到临时实验室,光谱分析仪启动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屏幕上的检测结果让众人震惊不已——这看似普通的金属碎片,其成分竟与木星内核的金属氢完全一致!
要知道,金属氢是一种理论上存在于巨型气态行星内核的物质,需要极高的压力和温度才能形成,地球上从未发现过天然存在的金属氢。而这块来自明代沉船的碎片,不仅有着金属氢的成分,表面还雕刻着古朴的云雷纹,明显是人工锻造的痕迹。
"这不可能..."小陈喃喃自语,"明代人怎么可能接触到这种物质?"赵莽沉默不语,目光落在碎片边缘若隐若现的篆文上。他想起出发前在古籍中看到的记载,传说郑和下西洋时,曾带回过"来自天外的神铁"。难道说,眼前的金属氢碎片,就是传说中的神铁?
正当众人陷入沉思时,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撞开。几名身着黑色作战服的神秘人持枪闯入:"把东西交出来!"赵莽握紧戚家刀,刀刃上的寒光与窗外的闪电交相辉映。他知道,一场围绕着神秘金属碎片的争斗,才刚刚开始,而这片碎片背后,或许隐藏着足以颠覆历史认知的惊天秘密。
时空悖论之痕
2024年南海,台风"螭吻"的怒号震耳欲聋。赵莽攥紧改良后的戚家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当质谱仪的检测报告在蓝光中浮现,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金属碎片的成分竟与木星内核的金属氢完全一致,更诡异的是,碎片表面镌刻的女真巫符,在微观视角下显露出2023年激光刻印特有的纳米级纹路。
"时间戳不可能出错!"陈砚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颤抖的沙哑。赵莽的目光死死钉在碎片上那些交错的符文,明代与现代的工艺特征在此刻诡异地重叠。他鬼使神差地将碎片嵌入戚家刀的凹槽,刹那间,周围的海水突然凝固,以刀刃为中心向两侧翻涌,露出漆黑如墨的海底。
电磁脉冲撕裂雨幕的轰鸣中,云层深处浮现出幽蓝的光晕。那是一个棱角分明的铌钛合金舱体,正悬浮在台风眼形成的真空地带,表面流转的冷光与碎片的珍珠母光泽遥相呼应。赵莽感觉呼吸都要停滞,舱体表面的菱形纹路与他在古籍中见过的明代机关图如出一辙,而接缝处闪烁的激光焊点,分明是现代军工的标记。
"检测到强磁场!"陈砚的尖叫被尖锐的警报声淹没。赵莽看着手中的戚家刀,刀身泛起的电磁涟漪正与舱体产生共振。他突然想起明代《宝船志》残卷里的记载:"遇龙涎则开天门",此刻台风眼的漩涡恰似巨龙张开的巨口,而这枚来自木星的金属碎片,或许正是打开时空之门的钥匙。
舱体表面的符文开始流转,与碎片上的女真巫符形成呼应。赵莽意识到,自己打捞的不仅是明代沉船的遗物,更是跨越时空的谜题。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舱体突然爆发出刺目蓝光,而他手中的戚家刀,正指向某个超越认知的真相——在明代与现代的夹缝中,藏着足以颠覆物理学的终极秘密。
冰棺谜影
舱门开启的瞬间,零下196℃的液氮白雾如狂龙般喷涌而出,赵莽本能地抬手遮挡,刺骨寒意瞬间浸透防护服。白雾翻涌间,一个泛着冷光的透明舱体显露出来,舱内悬浮的身影让他的心脏几乎停跳——那是个冰封的克隆体,面容竟与自己分毫不差,连眉骨处那道幼时留下的疤痕都一模一样。
"这不可能..."赵莽的声音被牙齿的打颤声割裂。他颤抖着靠近冰棺,指尖抚过冰冷的舱壁,玻璃下的"自己"双目紧闭,皮肤呈现出诡异的青白。陈砚的惊呼从通讯器里传来:"基因检测结果出来了!端粒长度、线粒体DNA序列...完全一致!"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赵莽心头。作为考古学家,他见过无数匪夷所思的文物,却从未想过会直面另一个"自己"。更可怕的是,这个克隆体身上穿着明代飞鱼服样式的作战服,金属护甲上的云雷纹与沉船中发现的金属碎片如出一辙,袖口处甚至绣着"万历三十七年制"的暗纹。
"教授,舱体检测到量子纠缠信号!"陈砚的声音带着哭腔,"它在与你刀中的金属碎片共鸣!"赵莽猛地握紧戚家刀,刀刃突然发出蜂鸣,刀身嵌入的金属氢碎片泛起珍珠母光泽,与冰棺表面的幽蓝
大明锦衣卫20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