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13[1/2页]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陆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国语》(2)
  1、召公谏厉王止谤(2)
  注释:
  1、厉王:周厉王,名胡。(公元前878年—公元前842年)“厉”这个谥号就是指斥他的暴虐。他对三年大旱灾所造成的人民疾苦漠不关心,反而任用贪污庸俗的容夷公,加紧搜刮,所以民怨沸腾。
  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周王的卿士,比较开明的政治家。
  2、谤:指斥别人的过失。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词用。现在通行的说法是诽谤。
  3、命:厉王暴虐的政令。这句说,老百姓受不了王的虐政了!成语“民不堪命”就是由此而来。
  4、卫巫:卫国的巫者。巫:古代以降神侍鬼为职业的人。
  5、这句说:让(卫巫)去监视诽谤厉王的人民。
  6、以:介词,把。
  这两句说:只要卫巫把(诽谤厉王的人)报告(厉王),(厉王)就把他杀掉。
  7、这句说:(人民在)道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相互看看。指心里怨怒,互相会意,可是什么话也不敢说。
  8、弭(mi米音):谤,消除谤言。
  乃:副词,这里有“终于”的意思。
  9、障:本是防水堤,作动词用,作“防止”或“阻挡”解。
  这句意思是:厉王这种高压手段只能堵住人民的口,并没有使谤言真正消除。
  10、这两句意思说:用堤障川,水易壅塞,一旦因壅塞而溃决泛滥,结果必然要伤许多人。
  11、为川者:治水的人。为:作“治”解。
  决之使导,决:排除,引水;导:通畅。
  12、宣:放,引申为“开导”、“启发”。
  宣之使言:开导人民使之尽言。
  13、公卿:三公九卿。至于:直到,以及。
  列士:上士、中士、下士。古代一般官员都称为士,较高的称为列士。
  献诗:进献讽谏的诗。
  14、瞽(gu鼓音):盲人。
  这句说:盲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乐曲。古代乐官由盲人充任,乐曲多采自民间。
  15、史:史官。书:史籍。
  这句意思说:史官进献史籍,让国王了解古代的政事,作为借鉴。
  16、师:少师,位次于太师的乐官。
  箴(zhen真音):一种含有劝诫意义的文辞,类似后来的格言。
  这句意思说:少师进箴言于王,用来规谏国王的得失。
  17、赋:朗诵。<

第26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1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