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既然魏嬷嬷本人没有问题,请婉君又想着西王妃想抱孙子,所以也没有再耽搁,第二天,就按药方上的药开始抓药,熬药,吃药。
      江元谨对于秦婉君的事儿,从来都不敢马虎,对于请婉君吃药,这件事儿更是谨慎又谨慎,从那药方开始抓药,熬药的每一步都让人仔细的盯着,生怕出一点岔子。
      自从西王府立了世子之后,西北再一次安静了下来,就连朝廷的那些个言官御史,也不再给西北使绊子,就这样,一转眼就到了年关。
      这是秦婉君在西王府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年底的时候,西王府上上下下也忙了起来。
      西北各个周炯都开始给西王府送年礼。西王妃还要接待那些年底跟着丈夫来西北的官家夫人们,每天里都忙得很,请婉君偶尔也会被吸王菲叫过去陪客或者处理一些王府的事物。就连云太妃那边,到了年底也开始给秦婉君放假,不让他每天过去抄经文了,表面上看起来整个西王府最悠闲的就是江元谨这个病秧子,只有请婉君知道,这个病秧子比起以前确实清闲了一些,只是每天还要花很长的时间呆在书房里。
      请婉君帮着西王废处理那些从各个州郡送来的礼单,同时,还要立出一份儿回礼,今年的回礼除了以往那些周俊的,还多了一份儿源庆王府的。所以秦婉君做了西王府的儿媳妇儿才知道,自己娘家到底过得有多么清闲!
      就在请婉君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秦家也给她来了一个消息。消息说,请老太爷病得很重,要让秦高松回去认主归宗,否则的话,请老太爷死不瞑目。
      秦高松虽然被逐出了族,但是他毕竟与秦老太爷是父子关系,总不能看着自己父亲眼看就要断气他无动于衷。
      请晚就听到这个消息时候,也不由得愣怔了许久,这事儿很快也传到了西王妃那里。
      西王飞把秦婉君叫到了偏殿,君也没有任何的隐瞒,把自家的事儿都跟西王妃说了。
      西王妃沉吟了片刻,然后说:“这原本是是你姥家的家事,我不方便过问,不过我向来都拿你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看待。所以有些事情还是忍不住想提醒你一下,免得你吃亏。”
      请婉君急忙说:“儿媳知道好歹,母亲不必有顾虑。”
      西王妃点了点头说:“之前他们将你们这一方赶出了秦家宗族,确实是他们理亏,你们不愿意回去理所当然,别人也不会说什么,但是人生在世,死侍一大事,请老爷子临终前提出来,想见你父亲,如果这个时候你们还置之不理,就显得太薄情了。当然啦!你们不愿意回族中当别论,但是该尽孝的时候还得去尽孝,为人子弟孝字当先。”
      请婉君闻言,点了点头,其实这也是她的顾虑,他并没有要阻止他父亲回秦家的意思。
      “母亲,我知道了。”请婉君恭恭敬敬的给西王妃鞠了一个躬。
      西王妃笑着说:“王府的事儿你就不用管了,我这里人手够。他们往年也是这么做的,出不了岔子,你先顾及你父母那边的事儿吧,免得别人闲话。”
      请婉君应了一声就退了出来。
      秦婉君回秦家的时候,情高松还在书房中没出来,请婉君想了想,还是打算去与自己的母见见面。刚走进园子,周嬷嬷就迎了出来。朱丽颖在看到自己女儿回来也是惊喜,只不过很快就被秦家老宅的事情给弄的唉声叹气。
      母女俩个还没说两句话,外边又传来了脚步声,请接着就有人跑进来禀报说是秦绾音过来了。
      朱丽颖能够请婉君跟秦绾音高兴,但嘴上却是说:“你们回来干什么?都是因为我们才给你们带来麻烦,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家里的事儿,会让你们婆家有怨言。”
      “没关系的,是王菲让我回来的,晚一些回去,耽误不了什么事儿。”请婉君说。
      秦绾音从小就与他自己的父母不亲近,这两年跟在秦婉君的身边,而是对朱丽颖和秦高松夫妇很是亲近。
      秦绾音说道:“还是先说正事儿吧,大伯那里怎么说?回不回老宅?”
      眼看了书房的方向,一眼:“姥爷一直在书房,就没出来。不过八成我想他还是会去见老太爷最后一面的。”
      秦绾音看向秦婉君说:“大姐,你的意思?”
      请婉君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回是肯定要回去的,不然的话,父亲,母亲以后肯定会被人家拿来说事儿,只是送主父最后一程,并不表示我们这一房要重新回到秦氏一族,好不容易才开始了自己的生活,难道还要继续被那些长辈们用来做棋子。”
      秦绾音闻言点了点头,朱丽颖虽然什么都没说,秦婉君确实看到自己的母亲松了一口气,其实脱离秦家一族,受益最深的就是母亲。如果再回到族中,母亲在不是可以管自家事物的主母,处处都要看长辈们的脸色,自己儿女的事自己也做不了主,就别说自家其它的事儿了,就是吃口饭,穿衣也要仰人鼻息。
      “要是你父亲他想回归族中……”朱俐颖心里虽然万般不愿意回去,但是如果她的丈夫情高松想回去的话,她也不会反对。
      请婉君想了想,摇摇头说:“这一点母亲不用担心,父亲他已经说了不回秦氏宗族,父亲的脾气,母亲应该比谁都清楚,一旦父亲做出了决定,就不会容易改变,女儿唯一担心的就是……”
      请婉君虽然知道有些话说出来肯定会伤自己母亲的心,但是有些话也不得不说,只有早做心理准备,遇到事儿的时候才能不慌不忙的,想出解决的办法。
      果然,在秦婉君要说后面的话的时候,请婉君看到自己的母亲脸色有些不好看。
      请宛君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语言,尽量让她一会儿说出来的话让母亲能够接受,而且还能够积极的想办法。
      于是请婉君说道:“女儿只是怕如果祖父临终遗言就是让父亲回去,再加上祖母的恳求,这样就怕父亲无法拒绝。”
      秦婉君想到自己的父亲,原本是一个桀骜不驯,洒脱不羁的性子,但现实中,很多时候确实无法随心所欲,被家族伦理道德所束缚,却无力摆脱。
      其实秦婉君看到现在自己的父亲活得如此的随心所欲,心里不知道有多安慰,想到自己的父亲上一世死的那么的悲惨,心里不怨恨请假是不可能的,只是怨恨又能如何?毕竟那是她的家族。所以为了让自己的父亲能够自由自在的过好下半生请婉君必须另作打算。
      “那可怎么办?”一直在一边听着的周嬷嬷一听就急了,好不容易摆脱了秦家这个枷锁,朱俐颖也活出了一个人样,怎么能够再过回以前的日子呢?
      大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秦婉君身上。
      因为这几年不管是大事小事,几乎都是秦婉君在拿主义,他们这些人的每一步的改变和处境,几乎都有秦婉君的手笔,所以遇到事儿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看秦婉君,等着她拿主意。
      其实请婉君刚在路上的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请假是一定要回去一趟的,但是该怎么回?回去应该怎么样对付?这就是一个技巧。
      既要做的圆滑,不落人口舌,又能让自己从中脱身,这就是请婉君最当紧的事儿。
      请老太爷如果走了,秦家当家做主的人就是秦老太太,请老太太是个非常难缠的人。他们接下来肯定会非常的麻烦。秦婉君想到这儿,又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一想到如果请老太太对着自己的父母不断的哭诉,自己的父母又该应当怎样处理?
      请婉君看着这一双双期待的眼睛,说道:“这会儿只能是先拖着,不能明着拒绝。老太爷一走,秦家首先是要办丧事。就算是要重归宗族,也得过一阵子再做打算。”
      请婉君这话说的很有技巧,就给了再听的人一个遐想的空间。
      请婉君转过头,看着自己的母亲说:“到了秦家,祖母肯定会单独与您说话。”秦婉君之所以会说这句话,是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祖母的性格,也太了解自己的母亲是个什么人性,所以他要提前给自己的母亲打预防针:“母亲别答应下,也不要拒绝,您把事情推给父亲就好。说这事儿您做不了主,最多答应他们帮忙劝说父亲回秦家宗族。您要记住,您现在是郡主,郡主代表的是皇室和源庆王府的颜面,郡主的身份可是要比秦家任何人都要尊贵。”他这话中重点强调了“郡主”两个字,郡主的身份是如此的高贵,秦家的人绝对不能把郡主怎么着?所以他再三强调,就是告诉母亲身份,在那压着呢,他祖母不敢把他怎么着?只要母亲自己拿得稳,祖母对母亲无可奈何。
      “母亲,您是郡主,听他们说几句话,就是给他们面子,也是看在他们年纪大的份上。若是谁给您脸色看,您只管冷着脸,就是如果您不愿意听的话,您只管冷着脸就行。”请婉君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着自己母亲脸上的情绪,见朱俐颖被自己劝说的没有了,刚才那么紧张,她才又继续说:“人能要求父亲敬孝,却不能要求母亲,您这个郡主忍气吞声,只要别跟他们正面冲突,不恶语相向,他们要闹,就有着他们闹气,谁也奈何不了您?因为您的身份在那摆着呢。但要想让您的身份成为保护您的一张牌,您必须自己先立起来。”
      朱丽颖听完点了点头说:“我懂得了。”
      请婉君又看向秦绾音,说道:“我过几天就要回东昌郡府一趟,到时候你与我一起去吧!”请婉君回东昌俊辅的时候,应该就是请老太爷过世的时候,她要去吊唁。
      因为她们是孙女,而且都已经出嫁。没有特殊的原因,不需要瞳者,秦高松一起回去,更何况,现在他们名义上已经与那个秦家没有一点关系了。
      秦绾音是秦高仁的女儿,但情高人更早于情高松就从秦家脱离,情家之所以不要求情高人回族,主要就是因为情高人没有情高松有用。由此可以看得出平时那个脊兽请老太太喜爱的秦家二爷,与秦家的利益相比之下,没有一点地位。
      正在说话的时候,请老爷从书房出来了。
      请婉君跟秦绾音见到秦高松的时候,都急忙过去行礼。
      秦高松见到他们俩出现在自己面前,并没有太大的惊讶,只是对自己的妻子说:“让人收拾一下,我们明天回东昌俊辅。”
      朱俐颖什么话也没问,立刻就下去吩咐人准备回去要带的东西了。
      秦高松这才对秦婉君和秦绾音说道:“你们怎么都过来了?”
      秦婉君说:“听说祖父病重,秦家派的人请父亲回去,我和二妹过来看看。”
      秦高松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就拿起妻子给他递过来的一杯茶,慢慢的喝起来,半天也没说话。
      屋子里的人都没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秦高松。
      说句实话,朱俐颖和秦绾音,秦绾君对那位情家老太爷并没有感情。可以说,非常的生疏。但是对于情高松来说,请老太爷不仅仅是他的父亲,而且秦高松在年轻的时候与父亲一起征战疆场,虽然后来请老太爷为了保住全家,被迫带着家来到了东昌郡府,远离徐州天子的眼皮子底下,这些可能都是钱高松被迫而为之。后来,请老太爷离开了秦家有十多年,再不理琴家的任何事物,任由着秦家一点一点的没落。
      秦高松就好像一直是请老太爷手中的一枚棋子,需要他挺身而出,保护晴家的时候,情高松披上战甲上了沙场。当为了保住秦家的时候,需要秦高松放弃自己前半生的武将生涯,而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衙门中倍人看不起的官吏的时候,秦高松又被迫担起了这个责任,承受着别人投来鄙夷的目光,活的没有了自我。所以说再请老太爷的眼里,情高松就是一个没有没有脑子的棋子,可以任意的摆弄,最后又被随随便便的抛弃。
      但是秦高松与秦老太爷的父子关系确实无法改变的,这也就注定了秦高松不能眼看着请老太爷撑不过去,而不过去看,想必此时的情高松心情也不会好到哪里?
      秦绾音向来都心直口快:“大伯,您打算回秦家吗?我说的是回归秦氏一族。”
      秦高松皱了皱眉,看了秦绾音一眼。
      请婉君急忙打岔:“父亲,我刚才和二妹还有母亲说这事儿呢,我们的意思是这事儿要由父亲来做主,我们都听父亲的,您才是一家之主。”
      秦绾音看了秦婉君一眼,请婉君急忙对他摇了摇头,然后又转过脸对自己的父亲说:“不知父亲的意思?”
      秦高松沉默的片刻,然后说:“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自然是没有再收回去的理由。我已经说了脱离秦世宗族,是断然不会再回去的。”
      朱丽颖和周嬷嬷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请婉君看着自己的父亲说:“父亲,您说的有道理,不过这次您和母亲回去,就怕秦家的人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您,有好多未知的可能,您还是要早做心理准备。以女儿之见,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与秦家的人硬碰硬。父亲,您只需要做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即可,可千万不能拒绝的太彻底,只要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就推说,等以后再说不迟,毕竟祖父的孝期最短一年,最长三年,在这期间会有很多的变数,您说呢父亲?”
      秦婉君知道秦高松的倔脾气,已被逼急了,就会做出以后无法缓和的事儿。这也是请家人能够拿捏父亲的一个软肋。他们会千方百计的逼着父亲就范,秦大秦家的那些个祖辈们肯定会借

第918章 929[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