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知门僧算是哪国的探子?”柳如松见李济面色越来越是难看,不由得加快了问话的节奏。
“当今西域第一大国,哈烈国……”此时。李济的上眼皮已然和下眼皮打起了架来:“听说过永乐二年西北边关发现西域兵的事儿吗?”
“听老一辈人讲,当年天子刚继位大统,天下尚未安定;便有蒙古余孽帖木儿,带领百万大军,想要借机攻取中原;重塑他们大元的辉煌。”柳如松依稀记得一些当年的传闻。
“不错。想当年,要不是那帖木儿老贼出师未捷身先死,行军到了半途便突然一命呜呼。照着当初那副四方凋敝的处境,咱大明还真有灭国之危。”李济说话时,脸色越发显得昏昏沉沉,但好在言语还算利落:“眼下老贼的四儿子沙哈鲁做了他们的大汗,将京师迁到了哈烈;咱大明也将其从帖木儿汗国改称为哈烈国。经过这十来年的苦心经营,沙哈鲁已然稳定了国内的局势。那贼子也和他爹一样,贼心不死,时刻准备东进,恢复他们大元的故土。于是便派出许多如门僧这般的探子;先让他们去了乌斯藏当上了高僧;再借着乌斯藏于大明通好的机会,接近了京畿重地,甚至还当上了东厂的心腹。如此一来,许多绝密的消息便从门僧之手传到了千里之外的哈烈国,也为将来沙哈鲁的东征做好了准备。”
“看来敌人是蓄谋已久啊。”洪云定一旁听得冷汗淋漓。
“那帮杂胡犯我中华,哪一次不是杀得尸山血海,死尸枕集!好么,都折腾咱中原几千年了,怎么仍是贼心不死,还想卷土重来?”柳如松也在一旁愤然说道。
“想当年名将陈汤对汉武帝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等的豪气干云!今日那些余孽又想死灰复燃,却不知咱大明朝廷已然及时探得了消息。”李济想笑,但实在是太过虚弱,只把嘴角微微挂起了半分,便又无力的耷拉了下来:“是故,天子命我亲自经办此事,务必确保门僧得到那份神劲弓的秘密,并伺机让其逃脱,去虚耗哈烈国的国力。”
“既然门僧之事如此重要,大人为何不打着皇帝的旗号,逼那白奇交出门僧?却还要我等大费周章呢……”洪云定依然有些不解。
“白氏兄弟个个如狼似虎,极不可靠。而那白奇则更是歹毒非常!此番莫名其妙的抓了门僧,多半是另有古怪!”李济嘴唇发抖:“因此,咱们绝不能让他们知道朝廷的真正目的!否则你我先前的所有谋划都将功亏一篑。”
“哎呦,如此说来。眼下的形势可不太妙啊。”柳如松抓了抓下颚的胡须,面色凝重:“咱们可是在他们白氏兄弟的地盘上办事,大人要是一病不起,我等这些人微言轻的小吏可真是爱莫能助了。”
“这个我清楚。只不过再走一天,便到了许家堡。那里有人可以助你们一臂之力。”李济眼中闪过了一丝希望。
“谁?”洪柳二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嘿嘿,说出他俩的名字,洪大人一定熟悉。”李济终于仰天躺倒在了床上,脸上露出了濒死前的安详。
“我认识?”洪云定不由一怔。
“他们是谁?”柳如松也是心中一凛。
“他们是……”李济说完那两个人名,还没解释几句,便忽然两眼一翻,双腿一蹬,昏死了过去。
大帐内只留下柳如松大呼医士的声音,以及洪云定那呆若木鸡的自言自语:“是他……,怎么是他?为何是他……”
医士的抢救还算及时。过了片刻,李济终于还是缓了过来,但再也无力说话,只能沉沉的睡去。
洪云定和柳如松见李济暂且无碍,相互使了个眼色,便悄然的退出了账外。
此时已近黄昏,望着远处夕阳西下,领略着四周狂风骤起;两人的心也在慢慢下沉,越来越冷。
“想不到这一次官兵围剿的竟然是司徒远。更没料到在白铮身旁的那个马如风原来是司徒远的大哥司徒腾。”洪云定苦笑着对柳如松说道:“这一回咱们不但要救出门僧,还得与那两个京城有名的鬼难缠合作。唉,依我之见,这事儿可不好办啊。”
“听说当年老弟曾在私下比斗中伤过司徒远。”柳如松的记忆似是永远很好。
第二百零四章,军国大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