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真的想要让这一切继续的遥远下去,不要打扰自己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也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要你有了超过别人很多很多的能耐,并且已经在世人的面前展露出来过了,那这些事儿你就是绝对跑不了的。
长安城,李亨终于在一系列的仪式之后从自己的父亲手中接过了一系列象征着大唐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
李隆基这一次是毫不保留的,他几乎没有放过每一个瞬间的在向大唐的官吏们表达着一个意思,那就是自己这一次绝对不是作秀,更不是想要退居幕后把琐碎的事儿交给自己的儿子但是大事儿还得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就是简简单单的不想干了,放手了。
李亨穿上了之后皇帝才能穿着的衣服,坐上了只有皇帝才能坐的位置的时候,他心中充满了豪情。
毕竟这个时候的大唐正处在一个低谷,处在低谷的大唐在李亨的眼里那是相当的容易就能够干出一点成绩的。
而他只要是能干出一些显著的成绩来,那么自己在史书的记载上就算是比自己的父亲差,但是也不会差的很多了。
李隆基看着坐在皇帝的位置上雄心勃勃的李亨,他当然知道他往后要面对的是个什么情况,但是他更知道这个情况可不是现在自己应该去提醒李亨,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那就得承受这个位置带给他的重量,而自己已经承受了好几十年了,李亨还从来就没有承受过呢。
李亨继位之后的第一个朝堂,就宣布大赦天下,死囚便活期,轻罪的都释放了,这也是每一个帝皇继位之后的常规操作了,相关的官吏只要是照做也就行了。
但是接下来的不出三天,李亨就做出来了一件让朝中的官吏有点惊讶的事儿来。
在朝堂上李亨直接宣布,对以吐蕃和回纥为首的胡人部族派出使者,要求这些部族向大唐俯首称臣,并且签订国书,除此之外,还要每年向大唐进贡,进贡的数目不大,但是对于某些部族来说却也不算小了。
显然,自古就有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之说,这无疑就要算是李亨的第一把火了。
这件事他在自己的心里面埋藏的还是比较深的,甚至仅仅跟从来就没跟胡人部族打过交道的陈玄礼商议过几次,而这其中的不少细节李亨也并没有征求过什么其他人的意见,几乎全部都是自己写上去的。
这件事在朝堂上引发了一些朝臣的疑问,但是提出来之后,几乎全部都让李亨用比较强硬的态度给反驳回去了。
面对这个显然是想要干出点事儿来给大唐立威,给自己立威的新皇,几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李亨在当天的朝堂上面就一口气派出去了好几十个使者,几乎全部都带上了大唐的国书,前往了大唐各个方向的胡人部族,但凡是有记载的,他几乎都派去了人,这其中不但包括回纥和吐蕃,还包括已经跟大唐关系不
第440章 变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