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88章 共同体感觉,每个人都有位置[1/2页]

职场小聪明 翟晓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共同体感觉,就是把别人看做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非常好,你这句话高度凝练了**阿德勒“共同体感觉(Gemeinschaftsgefühl)”**的核心思想。
  “把别人看作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不仅是人际关系的成熟表现,更是个体实现内心自由与社会联系的桥梁。
  下面我们来系统阐述“共同体感觉”的内涵、心理机制、教育意义以及你这句话背后深刻的社会哲学价值:
  ?
  一、共同体感觉的定义:人类是“合作性存在”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认为:“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失去了对共同体的归属感与贡献感。”
  共同体感觉的本质是:
  “把他人看作合作的伙伴,而非敌对的竞争者。”
  它意味着个体在心理上意识到:
  ?
  我并不孤单;
  ?
  我在这个世界有位置;
  ?
  我可以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
  ?
  别人并非评判我、伤害我的人,而是共同生活的“同伴”。
  ?
  二、“把别人看作伙伴”的意义:从敌对到合作
  你所说的“把别人看作伙伴”,正是阿德勒“心理健康”的象征。因为一个心灵成熟的人,会:
  ?
  不轻易嫉妒、不害怕竞争;
  ?
  不把人际关系视为“优劣排序”;
  ?
  不陷于“谁对谁错”的争夺;
  ?
  而是愿意与人协作、共赢、共处。
  这是一种深度的人格转变:
  心态
  表现
  结果
  对抗心态
  他强我弱,他输我赢
  关系焦虑、攻击、防御
  合作心态
  他有长处,我有位置
  关系稳定、安全、互助
  当你愿意“把别人当伙伴”,其实也在释放自己:
  你无需再活在比较中,你可以安心做好自己该做的部分。
  ?
  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放下比较、承认多样性
  你这句话中的第二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是化解“自卑感”与“优越情结”的良方。
  因为阿德勒强调:
  ?
  自卑感不可怕,可怕的是“用比较去掩盖它”;
  ?
  如果我们承认每个人的角色不同、位置不同,就不会执着于“我是不是比别人强”。
  承认“差异性”,是迈向“心理独立”的标志。
  举例:
  ?
  一个母亲不必和职业女性比收入;
  ?
  一个内向孩子不必和外向孩子比人缘;
  ?
  一个农民不必和公务员比地位;
  ?

第788章 共同体感觉,每个人都有位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