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说得“大清先生”眼眶湿润了,“您家这几口人儿咋会都靠您一人养活?他们不能干点儿事儿?”
“唉……”老汉又叹出一口老气儿,“说起来都怪俺命运不好。老伴儿前几年得了半身不遂,没多久就瘫痪了,不但啥事儿都干不了,还得日夜有人儿伺候。俺两个儿子,要说不遇到灾祸这日子也能过得去,可偏偏前年遇到过队伍抓壮丁,把老二抓走了,老大向带队伍的军爷要人,说了一句粗话被那军爷一枪把腿打残了,走路都得拄拐棍儿,还会干啥事儿?老二直到如今连个死活的音信儿都没有。老大家不高不低三个孩子,不靠俺养靠谁哇?”
“大清先生”听了叹气道:“真是一家还比一家难哇!这世道老百姓真难活下去。”说着从衣袍里哆哆嗦嗦摸出一把铜子儿向赶车老汉递去,“咱们认识就是有缘儿,我没您那么多拖累,这点儿小儿钱也解决不了您的困难,回去给您的孙儿们买点儿吃食吧。”。
“这……这咋能行?!”老汉真诚地推辞道,“看您的穿戴像个有钱人儿,听说话可不像个有钱人儿……还是留着您用吧。”
“您说的不错!俺身上的衣服是穿朋友的……可俺比您要好一些,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您就收下吧。”
老汉双手捧着铜子儿眼含热泪,“那……那俺就不讲客气了……俺赶三趟马车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啊!俺咋感谢您哇?!”
“您可别说感谢不感谢的话,咱们都是穷人,帮点儿小忙有啥感谢的?!要不是灾荒年,这点儿小钱给您都不会要。”
“您……”老汉不解地说道,“您家的人……”
“大清先生”苦笑道:“我有家但家里没人儿……我是上无父母下无子孙的光棍儿。”
“喔喔……原来是这样……”老汉尴尬地不知说啥妥当,“这样也怪清净的。”
“不说这些苦难啦……人间的苦难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呀!”
老汉接话道:“别说三天三夜……就是六天六夜也难说得完哇!”
“咱们聚在一起也算是有缘分,俺好赖给您说唱一段儿散散心里的闷气儿,这大弦一拉开口一唱,俺这心里的慌乱可能要好一些,咱就穷快乐快乐吧!”
“慌乱……您心里有啥可慌乱的?”老汉疑惑不解道。
“这慌乱……这慌乱……”“大清先生”皱眉苦笑应付道,“心里的慌乱说不清哇!世道乱了心里咋会不慌乱?!”
老汉为“大清先生”的杯里添上热茶,“呵呵……”笑了笑,“是呀!世道乱了又遇到灾年,心里哪会有好滋味儿?!”
“俗话说,富人儿爱看戏穷人儿爱听书。”“大清先生”展了展眉头摸了摸脑后的辫子,“不知您老师傅有没有听书的爱好?”
“俺太喜欢听说书啦!”老汉高兴道,“俺好多年没有闲空儿听说书啦,年轻的时候听说书上瘾啊!那时候县城南关有一个说书的老瞎子,弦拉得也好书说的也好,很受人尊敬,场场捧场喝彩不断,现在恐怕都不在人世了。”
“我认识那位盲人老先生,俺虽然不是他的徒弟,但他
第三九九章 黑蛋受刑,众人营救(二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