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四五章 白菊的遭遇(三十八)[2/2页]

大河守望 关源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老太太的儿子及逃兵兄弟一脸肃穆在车后跟着,一起来到邻近的偃师县,在城关石场找到三个能雕善刻的父子石匠,半日就把一整块青石雕琢成三尺来高的浮屠灵塔,石匠并按照老太太的要求在灵塔底座琢有一个深深的孔洞。
  老太太对安葬皈正和尚的舍利子十分谨慎小心,为防舍利子遭遇不测,就立即把工钱付与石匠,婉言打发他们离开灵塔,并礼貌地告诫石匠父子“雕刻石塔之事切莫告与他人”。其实石匠父子是靠雕刻墓碑和石狮吃饭的,从未做过这样的活计,也不知石塔是何用途,只是遵照老太太的描绘模样雕刻了事。石匠是凭力气靠手艺挣钱养家糊口,至于这奇异的石塔作何使用,似乎与他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他们也没必要说长问短。
  老太太让儿子与那两个逃兵兄弟把沉重的灵塔抬到鹿车之上,当日就用鹿车拉着这尊浮屠灵塔,一起去寻访唐代高僧玄奘故里大致的方位。
  经耐心寻访,得知玄奘故里就在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白云山下、休水河畔。
  她们到得那里,在无外人在场的情况下,秘密地把用黄绸包着的皈正大和尚三十九颗晶莹的舍利子,安放在浮屠灵塔底座孔洞之中,并用胶泥黏合石渣儿把底座孔洞封牢,老太太才算放心。
  在真贤居士诵经声中,浮屠灵塔安葬深埋于圣僧玄奘故里一棵古柏树下。
  在挖土时,从地下挖出几块儿刻有“贞观”字样的半截青砖和一些烂瓦片儿。真贤老太太自言自语感叹道:“古土润灵塔,禅性接地气;真是佛祖指引啊!”
  他们刚为浮屠灵塔封好泥土,突然从古柏上窜下一条蒜臼粗细的白蛇,半条身子挂在树枝上,半条身子下垂着,嘴里不断吐着紫红的信子,把众人吓了一跳。
  真贤居士仰面双手合十向白蛇诵了一声佛号,白蛇回头慢慢把滚圆的身子盘绕在柏树上,眼睛仍然盯着下葬浮屠灵塔的地方。
  众人甚是诧异,都抬头奇怪地看着这条罕见的白蛇。
  真贤老人向大家说道:“你们仔细看……白蛇的头上有一个金色的‘佛字儿,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蟒蛇哇!白蛇的眼睛里透出有一股善意和智慧的光芒。这里以前一定是一座佛门寺庙的遗址,白蛇可能是守庙的灵童,看来它已经修炼很多年了;它可能是嗅到了舍利子的芳香气味儿,也许是感觉到了皈正大和尚的佛法气场……真是佛祖有灵啊!就让这条佛家灵蛇来看守浮屠灵塔吧。真是圆满哇!想不到的圆满哇!南无阿弥陀佛……”
  真贤老太太像圆满完成了一件平生大事,心中愉悦不已,古稀年岁似乎忽然返老还童了。众人也皆大欢喜,不必详细赘述。
  接下来众人就把皈正大师的师母白菊安全送到郑州,去寻找落难的父母去了。
  随后老太太指使儿子和儿子的两个把兄弟,到得豫丰纱厂找到工会负责人,委婉说明原委,把那黄灿灿的十根金条全部捐给了工会,用于救济抚恤战火中无辜死难的工人亲属。
  几日后真贤老人就带领着儿子和儿子的两个把兄弟,带领着禅鹿“明道”和兔子“三足居士”,带着皈正大师的戒牒和禅武铜杖,一同到五台山佛光寺出家皈依了佛门。

第四四五章 白菊的遭遇(三十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