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大伤养身体这段时间,我本是准备荒废光阴先颓废一段时间再另寻出路的,但是苗淼不给我这种“躺平”的机会,于是我只能根据她指引的方向,开动脑筋少费体力,着手网络案件的侦查。
与其说侦查,不如说是揭露网络不良行径,从这一卷开始,我所讲述的内容,可能会得罪当下很多网络不法、违规分子。
不过,作为一个很少使用微博、抖音等自媒体app的“落伍”群体,我想即便是我遭受网曝,我也无需担心忧虑,以我身后的同学力量,律师天团人脉,网曝我与自寻死路毫无区别。
这是狂妄,也是自信!
网络犯罪的重灾区,苗淼按照罗列顺序,叮嘱我着重在“网络暴力”这个突出问题上卖点力,这是当下网络虚拟世界中波及面广且传播速度快的重灾区。
现如今,网曝患抑郁自杀率已经远远高于产后抑郁自杀率,中国作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其网民素质也实在堪忧。
套用一句八借自诩的混不吝名言就是:网络上的牛鬼蛇神与人才各占一半。
且不说八借的话是否准确,单是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网民素质,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加之现在网络诋毁、网曝一个人的成本代价低,很多人因为一时兴起凑热闹跟风,亦或纯粹觉得好玩,在网络上找个路径进行宣泄,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遭遇的不顺,找个宣泄口以图一时快然,以至于网络世界被很多人视为“法外之地”,尽情肆意恶毒情绪,任凭自己的卑劣情绪在虚拟世界中妄为,以达到博人眼球引人关注,获得所谓的认同。
更有甚者,为给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吸粉,更是不惜毁他人形象和名誉以达到自己成名的目的,无底线无下限无原则,这在唯利是图的当下俨然成为很多人“爆红”求财的捷径。
我起初以为苗淼给我指引方向,完全是出于对我这个命运坎坷“高材生”的惋惜,不愿见我像某些流落街头蓬头垢面的大师一样,郁郁不得志后突然剑走偏锋,走上“犀利哥”之路。
谁知第二天我还没到门店打卡上班,苗淼就给我发来一条信息,信息内容是一个2016年的案件,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被男友杀害的案件。
这个案子当时轰动全国,作为一个法学生,我对此案件十分熟悉,不敢说案件详情尽知,但通过当年法学课上教授们的介绍和案件分析,大致详情基本知晓。
当时我很诧异地给苗淼回了个问号,然后苗淼不声不响地又给我发了一个连接。
我还没来得及继续诧异,点开第二个连接,结果是一组漫画,当细细看完漫画内容,我先是有些愤怒,而后恍然,原来苗淼指引我揭露网络犯罪,感情不是纯粹将意志渐显“颓废”的我拉回正常轨道,而是缺了我这么个勤勤恳恳的狗腿子秘书,她的生活不完整。
我记得自己当时还回了她一句:“得,敢情我是你警察生涯中的一块拼图,你干脆聘我做你的秘书得了,工资可以低一点,五险一金帮我交上,我也就凑合给你打下手,鞍前马后卖力气、拎包、端茶、递水......有口饭吃就成,这样还名真言顺些!”
一大串调侃之言没想到只换来苗淼两个字:“呵呵......”
果真是聊天止于“呵呵”。
之后,苗淼没再回我微信,感觉颜面尽失的我自我安慰道:“嗯,她一定在忙,没空鸟我这个闲人!”
本着人不能闲,就算自己闲也不能让别人闲的坑人第一原则,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找八借帮忙。
奈何提前进入奶爸状态的八借根本没空搭理我,于是受此无妄之灾的倒霉蛋就成了浴皇大帝老王。
因为我一直不用微博,也从不使用自媒体软件,因此只能委托老王用自己手机下载了一大堆社交软件和短视频app,软磨硬泡让他帮我在各类社交、自媒体账号平台中寻找一个造谣案件的博主源头。
面对我的求助,老王盯着我手机里的造谣漫画,当场不乐意了,指着我手机里内容摸了摸我额头,然后叫苦道:“哥们儿,你脑子没撞坏吧,这个造谣漫画转载一千多,浏览近千万,你让我从哪给你找博主源头?”
第2章 网络暴力(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