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征服部下比征服敌人更难(二)[1/2页]

人生的战争 雨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到自己办公室,朱浩洋仔细回味主任谈话的内容。“你在政治部几个科长中还是很有前途的”,这句话什么意思?其中暗示什么?副主任已经超龄了,但还没有走的意思,要说副主任的人选当然是自己比较合适,主任是不是有这个意思了呢?想到这里,前面转业的念头便缩了回去,周身的热血沸腾着,头脑里出现了坐在副主任的办公室里,各科科长来请示汇报工作的情景,妻子芳菲的身份也跟着改变了,以前是科长太太,现在跟着荣升为主任太太,真是一荣俱荣。
      一阵电话铃声把朱浩洋从梦中拽了回来,电话是太太芳菲打来的,问他晚上回不回家吃饭。朱浩洋的情绪被喜事滋润着,心情特好,说回家。他估计那伍千块钱的事,太太肯定是知道了,晚上少不了准备几个菜奖赏,高兴起来芳菲也能喝两杯助兴。
      朱浩洋放下电话,回到现实中,继续回味政治部主任季大林的谈话内容,一定把精神全面吃透。
      李华昌有情绪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自从新闻报道的口子上调到理论口子上后,就一直有情绪,积极性不高,有点出工不出力的意思,反正理论教育是个软指标,朱浩洋也没有放在心上,可主任点名提出来后,就不能不往心上去了,得找个机会同小李谈谈。
      季主任布置了一篇政工研究文章,是篇命题作文,《浅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题目口子开得不小,适合总政研究室的人去浅论,别说浅论,就是我去深思也不定有什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这么大课题,浅浅地就谈过去了,可见出题人的胸襟,季主任不愧为有思想的老政工。
      围绕创新,朱浩洋的思维像上千匹脱缰的野马驰骋,快速检索着需要的素材和观点。他抓起一支铅笔,随手抽过来一张纸。在纸上奋笔疾书: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入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必须不断地创新。创新的根本要求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笔落此处,思想顿时洞开,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率先思想解放,搞它“几个意识”:历史使命意识,敢担风险意识,锐意进取意识,自我扬弃意识;具体怎么创新,从三个层面剖,一是理论观念创新,二是技术手段创新,三是探索渠道创新。这篇文章有了,朱浩洋把铅笔往桌子上一拍,松了口气。今天是怎么啦?思维敏捷,快速反应,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文章有了提纲等于写了一大半,朱浩洋将其置于一边不管,想写的时候,花上三两个小时就能把这篇论文搞出来,而且凭感觉,质量不会差,起码能上军区的政工简报。放松一下头脑,慰问一下眼睛,他捧起报纸,大报只浏览一下标题,感兴趣才往下看。地方晚报的社会新闻不是包二奶被发现,就是贪官被抓,天天内容差不多,但还是蛮有意思的,朱浩洋发现自己也跟小市民一样,喜欢这些庸俗的东西。不是俗人是什么呢?自己从不把自己看成是官,副团职在机关不算官,在野战部队还差不多。桌上一堆报纸,他头埋进去一直看到下班。
      回到家中,儿子先迎上来,大着嗓门向里面通报:爸爸回来了。朱浩洋走到厨房,芳菲正在厨房忙着炒菜,回头说:“回来了!”朱浩洋说,回来了。走到客厅打开电视,找自己爱看的节目。芳菲喊,开饭了。朱浩洋从妻子的声音里感到今天与往常不一样,再看桌子上摆的全是自己爱吃的菜。“今天过节啊?这么隆重。”
      “我老公有本事,奖励一下!”芳菲总是这样,只要有高兴的事,总是要炒几个菜,让全家人一起在餐桌上分享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快乐。今天的快乐缘于弟弟被救出来了,还免了伍千元罚款,更重要的是她在家中的地位也因此上升。
      “我有什么本事啊?混到现在还是个副团职科长。”朱浩洋故意不提那档子事,他要芳菲自己说出来。
     

第9章 征服部下比征服敌人更难(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