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从思想工作者到心灵牧师(二)[1/2页]

人生的战争 雨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分部理发室原来是职工老王打理的,理了几十年,只会理两种发型,一种是平头,一种是光头。有人认真,说哪是两种,分明是一种,光头没有头发,那能称得上发型?所以准确地说,老王头只会理一种发型。老王经常吹嘘自己理了八任部长政委,给三位将军理过发,一位将军夸他理得好。但有人说,他给人家刮脸,留下十多人次刀痕,这些他从来不说。老王的理发技艺实在不敢恭维,但他收集和传播小道消息却是好手,人们戏称理发室是分部的“中央情报局”。大到分部内的人事变动,小到谁家有个婚丧嫁聚,只要你到理发室走一遭,立马搞掂。所以来理发的绝不是冲他的手艺,而是瞄着消息来的,有的人几乎是这里的常客,过两天就要来坐坐,仿佛不来就落后了,信息就老化了。两年前,老部长要退下来,消息经过老王的处理,变成“老部长犯事了,上面让他下。”传来传去,又传到老部长那里。部长气得吐血,说这个理发室我早就想撤了,是个惹事生非的地方,小道消息的温床,自由化的加工厂。他叫来行政科长交待:让老王头提前退休,明天就办。行政科长问,那理发室怎么办?部长说,承包给外面的人。现在的理发室给温州来的理发师朱娟娟承包,理发室已经不叫理发室,叫“娟娟发廊”。
      进了发廊,朱浩洋见小姐正在给军务科长干洗头,这家伙满头的泡沫,正闭着眼睛享受着。从镜子上的表情看,分不出是思考还是在做梦,但多半是在做梦,这家伙窥视副参谋长的位置已经很久了,下部队的时候总是板着脸,扮成巴顿的风格,只会训人,专爱挑刺,戴着白手套摸人家的门框、桌腿,弄得下面部队的人见他就头大。有几个老兵待他走后,模仿电影《渡江侦察记》里的情报处长戴白手套模大炮,“你们的大炮是怎么保养的”,后来人家一说“你们的大炮是怎么保养的”,大家都知道讽刺的是军务科长。朱浩洋说:“大科长也进发廊?”
      军务科长前不久刚给部队下了通知,规定了十个不准,其中一条就是不准进发廊。朱浩洋拿这个敲一下“分部巴顿”。军务科长说:“谁说我进发廊了?”
      “你小子,明明在发廊里,被我人赃俱获,你还抵赖。”
      在一边的老板娘朱娟娟说:“科长叫我把发廊改成理发室,已经在工商局注册了,改起来多麻烦,其实这发廊不就是理发室吗?再说了理发室里有小姐做那事,还不是跟发廊一样,关键不在名字,要看实质。”
      朱浩洋说:“我看还是实事求是,改不改并不重要,关键看本质。”
      “不改行吗?我们分部机关进发廊,怎么管部队?”军务科长还是板着脸。
      老板娘说:“现在大家都不用担心了,我的店名改了。”
      朱浩洋朝玻璃门望去,只见那门上的“娟娟发廊”中的“廊”字被抠掉“郎”成了“娟娟发广”。朱浩洋感叹,军务科长真没进发廊,进的是“发广”,你们有什么招?。这家伙要是真的当了大官可了不得,政客的那一套已经烂熟于心,攻于心计,得离他远点。
      从“娟娟发广”出来,朱浩洋已经发质柔顺,有型有款,精神了不少,从外表看上去减了两岁。这人倒饬一下就是不一样,顿时感觉自信了不少,走出兵营,准会让异性的目光纷纷扑来,“瞧,瞧什么瞧?没见过美男啊!”朱浩洋想着这句台词,不知上街能不能用上。当他回到办公室时正巧下班。
      回到家里,芳菲已经在做饭。朱浩洋说不在家吃,晚上有同学聚会。芳菲说不就庄学工吗?你今天头发搞这样肯定有情况,是跟哪个个狐狸精约会?朱浩洋知道芳菲爱吃醋,就实话实说,香港周小东还有三个新

第32章 从思想工作者到心灵牧师(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