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章 比前比后比什么[1/2页]

桃李尚荣 竹正江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们大家都知道,旧社会留给新中国的是一个烂摊子。老百姓受教育的条件极其有限!像我们这样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不足的地方,一穷二白,发展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可是,我们的党就是要让老百姓有机会认字、读书、学知识、不受欺负、共同建设国家,所以从建国开始,就先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来抓!到了第二个‘10年结束的时候,不但几个大点的村子都建了小学,乡里建了中学。我在村小上完了小学,我父亲说,乡干部、村干部基本都识了字能读书读报,村里一多半的青年也脱了文盲的帽子,大家想一想,这与建国前相比,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疑惑在吴向的眼睛里闪烁着:“这个,怎么算?怎么比?”虽然他教数学,却不会计算这个。
      兴奋的笔却在尚青竹的笔记本上比划着,他努力地回忆:“我记得在一份学校订的杂志上看过……好像刚解放的时候,全国人口是5点多亿,有80%的文盲,那就是4亿多人不识字,刚才校长又说,农村的情况更糟糕一些,他们全村的人都不识字呢……那这样比起来,建国后二十年的教育工作,多有效果啊!”
      谭校长的眼光里跑出了微笑,扫过两个低声议论的年轻人,继续他的讲述:“虽然因为一场众所周知的风波,十几年间教育发展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是在向前走。那时候我与一些同学在家里要顶半个劳动力,响应‘半耕半读的号召,还有的同学家里很困难,交不起学费,老师们会想尽办法让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与条件里多学到一些东西,会为我们争取勤工俭学的机会,包括下地种菜、上山采树种找草药、打草喂猪、开渠引水……还经常把自己劳动得来的悄悄分给我们,费了不少心血!虽然,第三个‘10年间,我没能在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可我仍然学到了东西,更在第三个‘10年结束的时候,听到了恢复高考的好消息!”
      听到这里,“花腔程”感觉自己弄明白了,有些泄气:“校长这是要我们与前几十年的老师比工作精神咧!他还是觉得我们不能艰苦奋斗,在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底下,把学生成绩带糟了!”
      郑卓余不由暗哂:“就是换个方法,不带骂人的批评我们!”
      “大火枪”倒是笑了,把手中藏着的香烟放在鼻子底下闻了又闻缓以解他的烟瘾——要在以前,他恐怕早已找着理由出去抽烟了,可是今天,他感觉谭校长这场会开得真好:“是要和以前好好比一比,不这样讲一讲,从老师到学生,不晓得现在的学习与工作条件来之不易,不晓得珍惜。不说旁的,就说我们总务负责的食堂,以前没有,这几年好容易有了,高兴过一阵,又说吃得太差。学生们也是,有了米饭想包子,有了包子嫌馅少,馅放多了又吃不了乱扔。倒饭的伢是越来越多,那可都是粮食和钱呐!”
      郑卓余听得不耐烦:“‘大火枪你老毛病又犯了,哪一天不给人‘两枪,你难过咧!就你扯这样远!”
      讲台上的谭校长没有扯远,继续说第四个“10年”:“1979年之后上学读书的伢,是乘上改革的春风了!他们不但不再饿肚子,而且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大力发展教育的福利。我记得,八十年代初,我成了乡小的老师,那时教室里还没电灯,冬天的早上和下午是点的蜡烛。为了让调皮不专心的伢用心读书,每月给他们考一次试,我和他们讲,要罚最后三名给全班买蜡烛。这一招真好用!因为那时村里很多人家条件不好,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用,知道伢被罚了买蜡烛,会打伢的屁股,所以那班里最皮的几个男伢,拼了命要把另几个比下去,成绩上蹿快得很!”
      “哈哈哈!”整个会议室里,新老教师都笑了。
      谭校长也笑得开心:“我以为这个办法好用

第49章 比前比后比什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