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这招聘会还没结束,已经开始经验交流了?”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身影,走近东海市锋盛中学的招聘摊位。
“老校长!”
“老师!”
殷晓丹与宋副校长忙不迭放下手中的盒饭,郑重地站了起来。
奚远站得急,转身时差点碰翻应聘者的座椅,慌忙伸手去扶,不料那椅子已被来人稳稳扶住。
丁贤隐笑责:“阿远,都是学校负责人了,还像年轻的时候,改不了毛躁啊?”
奚远不好意思地笑了:“在您面前,不还是学生嘛?我那学校离得远,有一阵没拜见您了,看到您有些激动!您快请坐!”
丁贤隐不客气,在三人对面坐了下来,催着殷晓彤两人:“快吃饭,别凉了,边吃边聊。别像我以前不注意,弄出个老胃病,影响工作!”
“您那时为了工作,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殷晓彤记得,自己刚进锋盛中学时,恰逢落实全面素质教育。丁贤隐不仅带着教师们反复学习研讨,共同商定教学与课程改革措施,还亲自顺着年级、挨着班级、一堂堂听着各门课程,甚至与学生们一起上体育课、音乐课……凡听课、上课过程所发现的问题,丁贤隐会细细梳理,按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类型带领教师分析、反省、摸索、实践,直至寻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丁贤隐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时不时要用开水泡热冷饭冷菜,捧着饭盒边吃边与教师们讨论……也就是从那一年,他落下的胃病,一直伴随他到现在的老胃病!
奚远与宋副校长也知道这情况,一个要为丁贤隐去倒热水,一个忙着问:“您吃饭了吗?胃药有准时服吗?”
丁贤隐笑着打开手里的保温杯,“不要操心我!我现在退在二线,有时间和精力保养我自己。看,我这杯子里,有老伴给准备的热乎乎的山药粥。”
他边喝,边问着锋盛中学近年的师资发展,前舰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与课程设置。
殷晓彤与奚远认认真真回答过。丁贤隐从自己近年教学监导的工作经验中提出两三点促进师资发展与课程创新的建议,叮嘱:“记得,学校负责人与教师之间,最好不要单一看作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应该用同一团队的朋友、合作者的心态,面向他们畅谈、畅听、畅开门!”
“好的!”奚远郑重点头。
宋副校长与殷晓彤笑着对视:“您放心,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所以锋盛中学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建校,却可以坚持进步,中考成绩与创新课程紧追百年名校!”
“呵呵,这是你们不断努力的成绩!”丁贤隐笑赞,却不忘再提醒,“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还是需要深入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全面素养,建设他们的终身发展力,特别是核心素养!所以,我所说的畅谈、畅听、畅开门,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教师面向学生,也应该如此!你们在日常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提醒中青年教师,千万不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管理者与灌输者。那样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压抑他们的创新力。一群唯唯诺诺只会听老师话、什么都不敢讲的学生,可适应不了我们高速发展与进步的社会!”
殷晓丹一边点头,一边递过一摞简历,笑着回应:“您放心吧,这一点,不但我们会注意,现在的中青年教师渐渐都在树立意识。您看,今年的教师应聘者中,也有人能很清晰地这样的定位!”
丁贤隐接过那些简历,一份份认真翻阅,看到最后一份,隐藏着惊喜与满意!
尚青竹,不但按他的指导,修改了简历,而且在表述自己对教育教学思想的那一项中,清清楚楚写着“要做一个能倾听不同学生心声、能与不同学生互动、能为不同学生打开心门及帮助他们互相成为好朋友的老师!”
这句话,他并没有教过尚青竹,可这个在乡村中学、职业高中、都市高校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同乡伢子,却清醒地悟到了这一点!
他,真的没有支持错人!
“老师,您,认识这个人?”宋副校长看丁贤隐凝视着尚青竹的简历,好奇地问。
“不,只是在看他们的简历!”丁贤隐坚定地摇头,把尚青竹的简历放回到那几份简历中去,“我感觉晓彤说得没错,现在希望进入教师岗位的年轻人,思想意识进步得很快,比我们强多了!”
“呵呵,长江后浪推前浪嘛!”奚远笑道。
他忽然看到了上午刚刚点过的荣立涵,匆匆拿着面包与饮用水跑
第132章 畅谈畅听畅开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