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2章 “天枢”项目重新定向[1/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辰计划”的秘密启动,如同在启明芯这艘高速航行的巨轮内部,悄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拥有最高权限的引擎。而要让这个新引擎爆发出最强大的动力,就必须对其核心的硬件载体——正在研发中的“天枢”(TianShu)智能手机SoC项目,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新定向”。
  此前,“天枢”项目的定位,虽然也是瞄准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高性能、低功耗的通用型SoC平台,期望能够适配包括Windows
  Mobile、Symbian
  S60甚至早期移动Linux在内的多种操作系统。这种“广撒网”的策略,在当时看来似乎是稳妥的选择。
  但现在,随着“北辰”计划的确立,林轩的目标变得无比清晰和聚焦:“天枢”SoC不再需要去讨好和兼容那些注定要被淘汰的旧平台!它的唯一使命,就是成为承载“北辰”OS的最佳硬件基座,成为实现林轩“未来手机蓝图”的最强物理载体!
  在“北辰计划”启动后的第一次硬件研发高层会议上,陈家俊将林轩的这一战略意图,清晰地传达给了所有参与“天枢”SoC设计的核心架构师和模块负责人。
  “各位,”陈家俊的语气异常郑重,“根据公司最高层的战略决策,‘天枢项目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今天起,‘天枢不再是一个通用的智能手机SoC平台!”
  “它的唯一目标,就是为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代号为**‘北辰的下一代移动操作系统,提供最优化的、深度定制的**硬件支持!”
  “换句话说,”他加重了语气,“我们设计的不再仅仅是一颗芯片,而是**‘北辰操作系统赖以运行的、独一无二的专属‘座驾!**
  我们的每一个设计决策,都必须以能否更好地支撑‘北辰OS的特性、发挥其最大潜力为首要考量!”
  这个消息,对于一直按照通用平台思路进行设计的硬件工程师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通用平台的设计,意味着要处处考虑兼容性,做出各种妥协,如同带着镣铐跳舞。而现在,他们终于可以甩开膀子,为一个明确的、先进的、甚至是由自己公司定义的软件平台,“量身定做”一颗真正极致的芯片了!这种感觉,对于任何一个有追求的硬件工程师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陈总,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不用再考虑对WM或者S60的兼容性了?”一位负责系统架构的工程师惊喜地问道。
  “原则上是这样!”陈家俊点头,“当然,一些基础的标准接口(如内存、存储、USB等)还是要兼容的。但涉及到核心的处理器架构、GPU特性、电源管理、安全机制等方面,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根据‘北辰OS的需求,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定制!”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兴奋议论声。
  “太好了!之前为了兼容WM那个陈旧的内存管理模型,我们牺牲了多少性能!”
  “是啊!还有Symbian对GPU加速的支持那么差,我们‘灵猴GPU的很多高级特性都用不上,简直是浪费!”
  “如果能和OS深度配合,我们的低功耗设计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陈家俊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开始布置具体的调整任务:
  “第一,CPU核心(‘苍穹架构):王志刚(假设夸父CPU项目负责人)的团队,需要与‘北辰OS内核团队(小张负责)紧密对接!深入了解OS在任务调度、进程切换、中断处理、虚拟机(如果未来支持的话)等方面的性能瓶颈,考虑是否需要在‘苍穹架构中加入特定的硬件指令扩展或者协处理单元,来加速这些关键操作!”
  “第二,GPU核心(‘灵猴架构升级版):约翰·卡特(原图芯负责人)的团队,任务更加艰巨!‘北辰OS将拥有一个极其华丽、流畅

第182章 “天枢”项目重新定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