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1章 虫洞的寻找[1/2页]

穿越到生化危机世界 西部小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光年用日常的距离来衡量虽然是一个巨大的线度,用星际的距离来衡量,却也不算惊人。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线度大约是它的十万倍,假如在银河系与两百二十万光年外的仙女座大星云之间存在一个虫洞的话从线度上讲它只不过是一个非常细小的通道。那么会不会在我们周围的星际空间中真的存在这样的通道,只不过还未被我们发现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半径为一光年的虫洞真正惊人的地方不在于它的线度,而在于维持它所需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计算表明,维持这样一个虫洞所需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相当于整个银河系中所有发光星体质量总和的一百倍!这样的虫洞产生的引力效应将远比整个银河系的引力效应更为显著,如果在我们附近的星际空间中存在这种虫洞的话,周围几百万光年内的物质运动都将受到显著的影响,我们早就从它的引力场中发现其踪迹了。
      因此不仅在玛雅星上不可能建造可穿越虫洞,在我们附近的整个星际空间中都几乎不可能存在可穿越虫洞而未被发现。
      这样看来,我们只剩下一种可能性需要讨论了,那就是在宇宙的其它遥远角落里是否有可能存在可穿越虫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确切地知道结果,因为宇宙实在太大了。但是维持可观测虫洞所需的数量近乎于天方夜谭的负能量物质几乎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迄今为止,人类从未在任何宏观尺度上发现过负能量物质所有产生负能量物质的实验方法利用的都是微弱的量子效应。为了能够维持一个可穿越虫洞,必须存在某种机制把量子效应所产生的微弱的负能量物质汇集起来,达到足够的数量。但是负能量物质可以被汇聚起来吗?物理学家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由量子效应产生的负能量物质是不可能无限制地加以汇聚的。负能量物质汇聚得越多,它所能够存在的时间就会越短。因此一个虫洞没有负能量物质是不稳定的,负能量物质太多了也会不稳定!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虫洞才能够稳定的呢?初步的计算表明,只有线度比原子的线度还要小二十几个数量级的虫洞才是稳定的!
      这一系列结果无疑是非常冷酷的,如果这些结果成立的话,存在可穿越虫洞的可能性就基本上被排除了,所有那些美丽的科幻故事也就都成了镜花水月。不过幸运(或不幸)的是,上面所叙述的许多结果依据的是还比较前沿因而相对来说也还比较不成熟的物理理论。未来的研究是否会从根本上动摇这些理论,从而完全推翻我们上面介绍的许多结果,还是一个未知数。退一步讲,即使那些物理理论基本成立,上面所叙述的许多结果也只是从那些理论推出的近似结果或特例。比方说,许多结果假定了虫洞是球对称的,而实际上虫洞完全可以是其它形状的,不同形状的虫洞所要求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所产生张力的大小都是不同的。所有这些都表明即使那些物理理论真的成立,我们上面提到的结论也不见得是完全
      打开它的方法就是共鸣利用物质间相互吸引原理使两时空虫洞正反两种物质能量互相吸引从而打开它,但这两种能量是光能量与暗能量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他在一部纪录片内讨论时间旅行,说明“时光机器”在科学上并非无可能。例如,如果一艘太空船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飞行,就可让船上乘客进入未来。
      而大唐国目前的曲率引擎的发现其实是和玛雅联邦多年以来对于粒子的研究有关。玛雅联邦国家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内,人类已把粒子加速至接近光速运行。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驱动力,物质是可以达到光速的。
      而光速的东西会让时间停滞变慢,而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性质实现穿越虫洞。理论上,达到和超越光速以后,穿越虫洞也就不会产生危险。
      而大唐国目前正在试验的曲率引擎所谓曲率驱动的概念就是指通过对时空本身的改造来驱动飞船,利用物理学定律中的漏洞来打破光速不可超越的限制。
      这个宇宙的空间并不是平坦的,而是存在着曲率,如果把宇宙的整体想象为一张大膜,这张膜的表面是弧形的,整张膜甚至可能是一个封闭的肥皂泡,虽然膜的局部看似平面,但空间曲率还是无处不在。
      一个划行的小船,在一条平坦的河流上。因为河流是平坦的(相当于曲率为零),所以小船并不会加速航行。但如果前方突然遇到一个向下的瀑布(瀑布的曲率认为是无穷大),则小船会很快达到一个非常快的速度。结合这样的比喻便可以理解了
      借助曲率驱动实现超光速的飞行,这是一种由于科幻电影《星际迷航》而变得流行一时的概念。至今

第151章 虫洞的寻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