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暂时回不去,众人打算绕山路到山那边堂庭县,那里地势比平城高些。
走山路还是很危险的,段家庄只剩段家老大一个男丁,剩下都是老弱妇孺,原本王家屯的人是不愿带着这几人的,但在破庙的时候受过段思琪的恩惠,而且队伍里有个会瞧病的很难得,所以很热情的相邀段思琪几人一起往前走。
段家人自然是乐意的,跟着队伍走远比单枪匹马走山路要安全的多。
一行人浩浩荡荡向堂庭县进发,现下是初秋,靠着山里的野果子和偶尔猎得的野味,终于在三日晌午过后走到了山脚下的堂庭县县城外几公里处一处专门安置难民的营地。
前脚到难民点还没站稳,就见一浑身脏兮兮的姑娘很是激动地跑过来直接拉住段思琪:“姐,真的是你们,太好了。”
还没等段思琪反应过来,又向几个不远处坐着的难民跑去:“爹,爹,我看到我姐了。”
段思琪在这里见到了爹和14岁的妹妹段颖颖、6岁的小弟弟段世显和段家老大膝下的18岁大儿子段世真和16岁二女儿段夕月。
段思琪的老爹36岁,是平城县一酒楼的账房先生,读过几年书,此时瞧见几人,也很激动:“太好了,大哥,梦蝶(卢氏),太好了,人都好着。”
“我就说在这里等着娘他们,好在我们没有跟三叔他们一起走。”段颖颖极为亲昵地揽着娘亲和段思琪。
段家老二和老三虽然把孩子都安全的带到了这里,但路上遇到洪水,仓促中行李都被冲走了,老三在难民安置点待了两日,就带着媳妇要到下一个县城去投奔媳妇娘家去了。所以现在这里老大老二家人是齐全了。
一家人能团聚自然是喜事。
但当段思琪傍晚端着官方分发的一碗稀的见不到几粒米的汤时,才意识到原本以为山上的日子很艰难,但好歹能混个半饱,现下到了难民安置点,身上能吃得野果子,小米窝窝接济弟妹了,段家一家子就连家徒四壁都做不到,岂是是一个穷字了得,真正的是身无分文的难民哦。
好可怜哦!
晚间吃过那碗稀米汤,段家人就依偎在一起,把从山上带过来的两个薄被子裹着看星星。
今日倒是个难得的晴天。
段思琪的小弟弟段世显还是孩子,自逃荒以来处于半饥饿状态,瘦瘦弱弱的甚是可怜,段思琪偷偷地把在路上熬制的一点野果子酱都给了弟弟。
弟弟迫不及待的尝了尝后揣在了怀里:“姐,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段思琪揉了揉弟弟的头:“那你再多吃点。”
弟弟摇了摇头,一手揽着段思琪的胳膊,一手给指向不远处的小帐篷,用无比羡慕得语气说:“那个小帐篷里的人每日里都有白馒头吃的,要是有白馒头,抹上果酱一定好吃,还顶饱。”
&
第9章 难民安置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