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华科院又不是培训机构[1/2页]

大国重器之科研新秀 用户12231237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雨晴听了顾岑的话低下了头,有一些不好意思。
      同样作为科研人员,自己的确是没有顾岑这么高的思想觉悟。
      顾岑慢条斯理的对李雨晴说道:“我现在已经把这两组实验的大致区别整理了出来。”
      “等一会儿我可能会找具体的操作人员进行一些更加深入的交流。”
      顾岑是天生的领导者,他布置起任务来井然有序。
      “我现在回办公室,去把我刚才进行调查的结果,以及我想要问的问题整理出一张表格。”
      “你去帮我把所有的操作人员,包括我们华科院和工厂的工人师父,把他们组织一下到会议室,我们开一个简短的会议。”
      李雨晴一边听一边点头,而顾岑继续说道:然后争取今天把操作流程做出来,明天再进行一次正式生产。
      李雨晴点了点头,转身去布置会议。
      她一边走一边感觉不对劲,心里纳闷道:“这应该是我的地盘,什么时候顾岑就成了我的上司,给我安排起工作来,而且我又接受的这么理所应当,好像本来他就是我的领导一样。”
      “算了不想了!”
      李雨晴办事干净利落,效率很高,迅速的将会议组织完毕,所有的参会人员被她带到了会议室。
      而会议室里顾岑已经在等候多时了。
      李雨晴也吓了一跳,没想到顾岑的动作居然比自己还要快。
      接下来顾岑按照自己的列表,一项一项的核实,不断的与双方操作人员沟通,重复演练,找到其中的不同之处。
      同时还要商讨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让所有人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并且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
      会议开得很艰难,每一个不同之处,顾岑都要反复检测。每一个固定的方法都要反复演练,最后才能将他写在操作手册上,以免今后厂商拿到之后操作不方便。
      因此,整整历时五个小时,才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整理清楚。
      散会之后,顾岑又第一时间重新回办公室,将刚才会议中商讨的所有结论,进行逐条归纳和整理。
      可是,华科院的这些研究人员却不太理解顾岑和李雨晴的做法。
      第一个开始发牢骚的是一个叫刘英才的工程师:“现在是在干什么?我们不是应该只负责将产品的产出率做出来就可以了吗?我们中试生产的产出率也达到了89%啊,跟室内实验相差无几啊!”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些不太理解,一听有人开始吐槽,就接二连三的开始发表自己的不满。
      “谁不说是!我们华科院怎么说也是华夏国级别最高的科研单位。我们的职责应该就是要做项目,为国家攻克科技难关,怎么连培训这么小的事情,也要我们华科院来做吗?”
      “真是无稽之谈,华科院堂堂一个国家设立的科研单位,居然给厂商做起了培训机构。”
      “这还不都是那个顾岑起的主意,上次就是说李雨晴被下了“降头”,你看现在顾岑说什么她就做什么!闫院士说的话都没见他这么听呢!

第63章 华科院又不是培训机构[1/2页]